期刊文献+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已经在企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由于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激励机制不能照搬企业的做法,这样注定不会有好的效果。文章从非营利组织的人员的种类及激励特性出发,结合员工的不同的偏好、需求及差异对员工进行了很好的激励,从而努力达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
作者 王慧美
出处 《中国商界》 2008年第4期117-117,共1页 Business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7

  • 1高闯.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论纲[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6):27-30. 被引量:10
  • 2Prendergast C.The role of promotion in inducing specific human capital acquisi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108):523-534.
  • 3Herriotp, Manning E G, Kidd J M. The cont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7,(8):151-162.
  • 4魏长领,杨雷.自我利益追求的“致恶”与“致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 5(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PeterKoslowski)著,孙瑜.伦理经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6李琼艳.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有待规范[J]广西会计,2001(01).
  • 7肖缓.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行为激励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5):64-69. 被引量:63

共引文献38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