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报道》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China Report
同被引文献10
-
1崔士鑫.新农村建设:尽早“搭台”,防止“拆台”[J].共产党员,2005(12):1-1. 被引量:1
-
2陈晓华.怎样建设新农村[J].时事报告,2005(12):35-36. 被引量:3
-
3徐小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认识[J].科学决策,2006(1):11-12. 被引量:10
-
4顾益康.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8-22. 被引量:64
-
5朱启臻,刘璐,韩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分析——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34-37. 被引量:11
-
6杜建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J].中国司法,2006(4):12-14. 被引量:2
-
7陶志刚,高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6(12):103-105. 被引量:6
-
8余建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实践[N].长沙晚报,2005-12-19.
-
92005年中国农民发展报告.中华网,2006-3-10.
-
10毕克利,张立春.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224-22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7
-
1曹可成.论规模化经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20(1):65-68. 被引量:2
-
2杨建伟,陈德凡.论水稻生产机械化[J].种业导刊,2011(5):11-12. 被引量:2
-
3许倬恺.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泰州市海陵区为例[J].魅力中国,2012(32):153-154.
-
4胡娜娜.谈农业机械的应用与推广[J].新校园(中旬刊),2013(3):59-59.
-
5宋鹏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34(6):37-37.
-
6陈遥.打造村干部“雁阵”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泰州市村干部队伍建设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9):243-245. 被引量:5
-
7张敏,曾玉珊,王晓伟.我国农村地区律师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5,32(1):37-38.
-
1重庆“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执行情况表[J].新重庆,2010(11):40-40.
-
2展望“十一五”聚焦辽宁发展[J].辽宁人大,2006(11).
-
3辛鸣.发展的转型与“十一五”的主题[J].学习月刊,2005(11):8-10.
-
4荣瑛.“十一五”发展思路综述[J].学习月刊,2005(9):10-12. 被引量:1
-
5徐日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 2006年“十一五”开局[J].中国报道,2005(12):50-53.
-
6展望“十一五” 聚焦辽宁发展[J].辽宁人大,2006(9).
-
7“十一五”进行时[J].新疆农垦经济,2006(6).
-
8李律成.“十一五”的时代背景[J].时事报告,2005(10):33-34.
-
9“十一五”进行时[J].新疆农垦经济,2006(10).
-
10“十一五”进行时[J].新疆农垦经济,2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