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报道》
2006年第10期30-31,共2页
China Report
同被引文献85
-
1徐幼萍.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双重效应[J].文教资料,2008(11):66-68. 被引量:2
-
2邱仁富.新中国60年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变迁探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5):24-30. 被引量:7
-
3薛桂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伦理秩序[J].重庆社会科学,2008(9):122-125. 被引量:5
-
4陈祥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J].江淮论坛,1996(3):25-28. 被引量:5
-
5欧阳康.“脑死亡”的价值与挑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54-58. 被引量:15
-
6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11):4-8. 被引量:59
-
7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李忠杰教授[J].科学社会主义,2005(2):3-7. 被引量:64
-
8吴向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J].科学社会主义,2005(4):3-5. 被引量:22
-
9王占阳.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05(4):5-7. 被引量:19
-
10任玉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考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5(4):7-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6
-
1欧阳康,栗志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民族精神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7,27(2):20-25. 被引量:7
-
2布茂勇,张西勇.以灾难为契机 重铸社会核心价值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3):88-89. 被引量:1
-
3顾友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向度——近五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J].社会科学研究,2011(2):180-186. 被引量:20
-
4刘双.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J].学习月刊,2011(18):108-109.
-
5周珂,韩佳佳.海洋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34(3):83-87. 被引量:2
-
6黄学超,林仰暖.对全球化背景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8,0(S1):1190-119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2
-
1欧光琳.灾难性事件蕴含的道德价值对学校思政工作的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20,0(11):16-19.
-
2孙秀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状况调查——以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样本[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6):10-17. 被引量:1
-
3陈亚楠,张建省.高校基层党建、学科建设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2-2. 被引量:1
-
4于莉莉.论文化软实力的内构[J].求索,2008(7):77-78. 被引量:5
-
5陆树程,王淼.实践论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活动看[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4(9):5-10.
-
6严学仕,赵丽,马波,程征,王宏英,王文显.独立学院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J].新西部(理论版),2010(1):184-185. 被引量:2
-
7杨义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3):105-111. 被引量:5
-
8于春梅,张春波.关于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64-165. 被引量:1
-
9孙作顶.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体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3-34. 被引量:1
-
10徐艳玲.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J].理论月刊,2012(7):5-10.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