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88,共5页
同被引文献13
-
1赵一凡.触探人性的无限可能——金基德影片赏析[J].电影评介,2006(24):38-39. 被引量:7
-
2戴丽娜.诗意世界中另类的情感与性爱——我看金基德电影的情色世界[J].电影文学,2007(1):29-30. 被引量:2
-
3金智奭,裴斗礼.韩国的宗教电影──悟道、利他行及疏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1):142-153. 被引量:5
-
4游婧.浅析“失语”金基德的魅力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6):122-123. 被引量:2
-
5梁开奎.“黑色”的影像世界——金基德电影影像美学分析[J].当代电影,2004(5):118-120. 被引量:17
-
6李璠玎.《撒玛利亚女孩》:救赎与颠覆中的残酷成长[J].四川戏剧,2005(6):53-54. 被引量:3
-
7熊学莉.窥视情境中的禅意空间:《空房间》[J].当代电影,2006(1):142-144. 被引量:4
-
8王晓华.韩国影片《春来冬去》的意象表达[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90-94. 被引量:7
-
9江朝辉,高广琴.宁静的还乡之路——金基德电影《春去春又回》的诗与思[J].绥化学院学报,2006,26(2):121-124. 被引量:3
-
10毕志飞.金基德影片《弓》的剧作赏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2):53-5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8
-
1熊政.金基德电影的诗性化特征[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11):134-135.
-
2陈召培.半抽象式影像寓言下的两性关系--从《坏小子》透视金基德电影[J].电影评介,2012(18):5-8. 被引量:1
-
3邓露明.无声胜有声——浅析金基德电影[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6):99-101.
-
4柴干.金基德电影中的佛教意象研究[J].文教资料,2015(35):155-157.
-
5张成成.万物两极,善恶对立——解读电影《唐人街探案》中的宗教元素[J].戏剧之家,2016(8):134-135. 被引量:3
-
6李雅欣,段经琨.导演宗教背景对其创作“救赎”母题的影响研究——以梅尔·吉布森与金基德的作品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17,34(5):94-97. 被引量:2
-
7龚苏宁.韩国导演金基德影片中“欲”与“法”的创新诠释[J].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4):117-123.
-
8李啸洋.金基德:暴力实验与身份黏连[J].视听,2015,0(9):142-143.
-
1赵群.由青瓷的表徵到青瓷的人文内涵[J].美术界,2004(8):28-29.
-
2贺万里.岳祥书的时代与时代的造就[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6):53-57.
-
3萧森.在“王家卫热”的背后[J].天涯,2001,0(3):177-182.
-
4程娅.论动画电影中审美文化与人文内涵的体现[J].芒种(下半月),2015,0(5):157-158. 被引量:1
-
5钱有珏.电影走过新千年亚洲关注九大热点[J].大众电影,2001,0(5):50-52.
-
6冯灵林.论《冰河世纪》之人文内涵[J].作家,2015,0(12X):241-242.
-
7肖雪梅.“第六代”导演的美学特征——边缘化的视角关注普通人,对所体验的世界还原[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4(4):118-120.
-
8管乐.绘画色彩的时代特征[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6):35-35.
-
9吴颖,吴皓.中国水墨艺术在海报设计中的表达[J].中国包装工业,2014,22(9X):57-58. 被引量:3
-
10王宇翔.心灵的色彩——解读宫崎骏动画的色彩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3):112-113.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