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载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专家学者热评“十一五”规划建议
被引量:2
出处
《绿叶》
2005年第10期5-6,共2页
Green Leaf
同被引文献23
-
1王东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J].浙江经济,2005(11):10-13. 被引量:3
-
2习近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管理世界,2005,21(7):1-4. 被引量:44
-
3朱坦.环评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利器[J].绿叶,2006(6):16-17. 被引量:1
-
4魏复盛.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J].绿叶,2005(11):8-9. 被引量:3
-
5陈吉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J].绿叶,2005(11):10-11. 被引量:1
-
6余谋昌.传统伦理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基础[J].绿叶,2005(11):52-53. 被引量:1
-
7文刀.首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评选活动正式启动[J].绿叶,2005(8):38-39. 被引量:1
-
8赵维钧,邢文利,张蕾.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激励机制——“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评选活动介绍[J].环境保护,2005,33(9):22-27. 被引量:4
-
9刘振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6,22(1):7-8. 被引量:2
-
10王新程.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J].环境保护,2006,34(02B):37-39. 被引量:1
-
1齐秀生.依托五大工程做好生态建设文章[J].农村工作通讯,2008(14):42-43.
-
2本刊编辑部.关注生态文明 描绘美丽中国[J].中国林业产业,2012(11):8-12.
-
3曾金胜(整理).主体功能区从构想到操作[J].人民论坛,2008(3):11-11.
-
4李志业.建设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9):231-231. 被引量:1
-
5仲惟香.把安全生产宣教工作纳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总体布局[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3):8-8.
-
6徐让美,尹礼政.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江西,2009,0(1):24-24.
-
7田萍.养殖业污染——新农村的杀手[J].防灾博览,2006(4):6-7.
-
8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石油化工,2006,35(12):1202-1202.
-
9信息集萃[J].广东安全生产,2004(8):24-25.
-
10隋喜文.“环境友好”漫议[J].北京支部生活,2006(2):5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