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诗歌“草根性”问题的札记(节选)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常常,我们喜欢说大地上最有生命力的是野草,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为什么有生命力?我想,无非是野草扎根于脚下这块土地。2003年的秋天,我偶尔得以到长江三角洲的各个城市间游历。一路过去,一个一个小城,一个一个乡镇,我不断碰到生活在各个地方的诗人,很多地方都不知名,但藏着一些优秀的诗人。当时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些诗人,他们多么像原野、大地上那些自然生长的草啊,默默地,在各自偏僻的角落里生长着。而中国的新诗。
作者
李少君
机构地区
<天涯>
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草根性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5
1
吴奔星.
关于识别文学流派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1983(3):268-275.
被引量:2
2
艾斐.
论中国文学流派的现实形态与发展规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0(3):46-51.
被引量:6
3
杜马兰.
流水[J]
.上海文学,2003(10).
被引量:2
4
程一身.
当代诗中的现实元素与结构分析[J]
.海燕,2013,0(12):108-110.
被引量:1
5
李少君.
草根性与新诗的转型[J]
.南方文坛,2005(3):23-28.
被引量:11
6
蒋述卓.
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关于“打工文学现象”[J]
.文艺争鸣,2005(3):30-33.
被引量:39
7
张清华.
“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J]
.文艺争鸣,2005(3):48-52.
被引量:98
8
王小妮.
张联的傍晚[J]
.文艺争鸣,2005(3):53-55.
被引量:4
9
乐黛云.
“情”在中国[J]
.文艺争鸣,2005(4):58-61.
被引量:8
10
江非.
记事——可能和邰筐及一种新的诗歌取向有关[J]
.诗刊,2005(4):29-3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9
1
陈仲义.
草根诗写的“纹理”与“年轮”——兼与李少君先生商榷[J]
.南方文坛,2010(1):70-76.
被引量:6
2
陈祖君.
“草根”与“路径”:现代汉诗的地方再认[J]
.南方文坛,2011(2):80-83.
被引量:1
3
沈秀英,张厚刚.
无边的“草根诗学”——兼论“草根诗歌”成为诗歌流派的可能[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34(5):71-74.
4
赵东.
论李少君的“草根性”诗学理论与传统诗学的汇通及当下意义[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1):110-113.
5
罗小凤.
诗歌“宗教”的建构与践行——论李少君诗歌的精神内质[J]
.扬子江(评论),2014(6):88-91.
6
罗小凤.
被现实绑架的新世纪诗歌[J]
.文艺评论,2016(6):25-33.
被引量:1
7
李娟.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叙事主题与价值传播[J]
.学术界,2018(5):141-149.
被引量:3
8
田一坡.
在张力的弓弦上弹奏美的分寸感——论李少君的诗学建构[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2):197-202.
9
向天渊.
草根性诗歌的“民间”价值取向——兼及新诗“小传统”的形成与发展[J]
.星星,2016,0(7Z):71-8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陈祖君.
“草根”与“路径”:现代汉诗的地方再认[J]
.南方文坛,2011(2):80-83.
被引量:1
2
杨颖.
浅谈诗歌的草根性写作[J]
.北方文学(中),2012(10):15-16.
3
沈秀英,张厚刚.
无边的“草根诗学”——兼论“草根诗歌”成为诗歌流派的可能[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34(5):71-74.
4
吴投文.
新诗史视野中的“草根性”诗学及其走向[J]
.诗探索,2014(1):61-69.
5
陈俊娟,张伟.
论雷平阳诗歌中的民生关怀[J]
.昭通学院学报,2014,36(4):70-72.
6
罗小凤.
被现实绑架的新世纪诗歌[J]
.文艺评论,2016(6):25-33.
被引量:1
7
刘波.
现场感、整体性与多元化——2016年中国当代诗歌研究综述[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5):9-16.
8
姜泽一方,姜泽.
微电影的叙事研究——以《归来》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9,5(15):116-117.
被引量:1
9
李心释.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介入写作综观[J]
.学习与探索,2020(8):149-155.
被引量:4
10
邱志武.
疫情诗歌:“道德”与“诗”如何相处——兼及灾难写作的路径问题[J]
.艺术广角,2021(2):75-83.
1
阎岩.
行走 杂想 城市间[J]
.广告导报,2008(1):56-57.
2
赵峰.
生命的树[J]
.当代小说,2008(2):44-45.
3
熊军.
爱·米·巢[J]
.江门文艺,2010,0(7):52-53.
4
高腾腾.
千般花儿,千般风采[J]
.知识窗(教师版),2010(9):36-36.
5
Lethe.
旧金山,在路上[J]
.新世纪文学选刊,2005,0(7):61-62.
6
Lethe.
旧金山,在路上[J]
.人民文摘,2005,0(9):58-59.
7
杜永生.
一棵树[J]
.安徽文学,2012(12):156-157.
8
大爱无痕.
让情感与水为伴[J]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1(2):17-17.
9
裘山山.
消灭蒲公英[J]
.幸福(下),2011(9):9-9.
10
王兆胜.
平凡人的伟大——评海飞的《风筝》[J]
.写作(中),1998(11):38-39.
诗刊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