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主义广场标本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广场因独特的公众功能,常常成为有关伟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文化记忆场所。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心城市里,广场更是成为社会主义符号的集中展示地。社会主义教科书的插图作为曾经的世界共产主义中心城市,莫斯科的众多广场因为社会主义体制的结束而丧失了文化母体的滋养。
作者
杨怀玉
李昕
出处
《世界博览》
2008年第2期31-35,共5页
World Vision
关键词
苏维埃
克里姆林宫
礼拜堂
社会主义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C49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于光远,刘世定.
再认识—时代的课题,改革的灵魂[J]
.社会科学,1989(1):2-4.
2
陈旭麓.
去忌讳[J]
.学术月刊,1987,19(9):10-11.
3
林兆荣,苏振芳.
从历史和现实看“全盘西化”论的错误[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8-14.
4
A.博雷利,乔亚.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个始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J]
.国外社会科学,1991(1):3-9.
5
陆邵明.
记忆场所:基于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J]
.中国名城,2013(1):64-68.
被引量:44
6
乔炳臣,林明榕.
献给中华文化母体的爱[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15-17.
7
庞树奇,仇立平.
我国社会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研究初探[J]
.社会学研究,1989(3):63-75.
被引量:18
8
于光远.
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J]
.广东社会科学,1988(1):3-9.
9
高佃正.
关于回答社会主义与犯罪问题的思路[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5):13-15.
10
沈宝祥.
简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J]
.理论学刊,1988(3):6-11.
世界博览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