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本体论
被引量:
4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关于中国哲学中有无本体论问题,我国学者是有不同意见的。举其有者,我们以张岱年先生为例。他在1981年再版的《中国哲学大纲》一书中,肯定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根论”相当于西方的本体论。近年来,他又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他的观点作进一步的论证发挥。
作者
俞宣孟
出处
《探索与争鸣》
1987年第6期5-8,共4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哲学
本体论
“本根论”
宇宙论
形而上学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52
1
陈启伟.
“哲学”译名考[J]
.世界哲学,2001(3):60-68.
被引量:28
2
张岱年.
中国古代本体论的发展规律[J]
.社会科学战线,1985(3):52-60.
被引量:18
3
周瀚光.
中国古代的数学与哲学[J]
.哲学研究,1985(10):61-66.
被引量:2
4
余纪元.
陈康与亚里士多德——读《陈康:论希腊哲学》札记之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1):52-61.
被引量:5
5
龚隽.
从哲学本体论、方法论看中国哲学的现代意义[J]
.社会科学家,1992,7(6):62-67.
被引量:1
6
刘立群.
“本体论”译名辨正[J]
.哲学研究,1992(12):72-74.
被引量:22
7
張岱年.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观念[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7(3):1-4.
被引量:12
8
郭书春.
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哲学的几个问题[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4(3):40-45.
被引量:9
9
李广智.
试论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发展的三阶段[J]
.理论探讨,1986(2):52-55.
被引量:1
10
杨学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J]
.哲学研究,2001(9):9-1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4
1
谢维营.
本体论的“本义”与“转义”[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1-8.
被引量:7
2
张永超.
中国知识论传统缺乏之原因[J]
.哲学研究,2012(2):46-53.
被引量:8
3
乔清举.
中国哲学研究反思:超越“以西释中”[J]
.中国社会科学,2014(11):43-62.
被引量:36
4
胡吉振,朱志方,胡典顺.
中国传统数学哲学本体论初探[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10):43-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乔清举,魏云涛.
论朱伯崑先生对张载气论的易学哲学阐释[J]
.哲学门,2020(2):265-282.
被引量:1
2
邵佳德.
佛教与哲学的近代相遇——以晚清民国的中国哲学史撰述为中心[J]
.宁夏社会科学,2019,0(6):147-153.
被引量:1
3
谢维营,姜文有.
实践与本体关系的反思——关于“实践本体论”的讨论述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4):16-25.
被引量:1
4
黄河清.
CT三维重建立体定向多靶点脑内血肿排空术临床研究(附18例报告)[J]
.广西医学,2000,22(1):110-111.
5
杨伟丽,王占斌.
中国哲学本体思想下翻译本体和认知视阈下翻译客体探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60-62.
被引量:1
6
陆建猷.
中国知识论传统是“历史缺乏”还是“现实忽略”——兼与张永超博士商榷[J]
.学术月刊,2013,45(5):13-19.
被引量:1
7
张永超.
中国知识论传统是“历史缺乏”而非“现实忽略”——对陆建猷教授批评之回应[J]
.学术月刊,2013,45(5):20-26.
被引量:3
8
刘静芳.
如何在中国哲学中安顿“普遍性”?[J]
.哲学研究,2014(10):33-40.
被引量:4
9
徐海燕.
中西比较政治学的发展:范式与变迁[J]
.长江论坛,2015(1):64-68.
10
颜冬.
重建本体论与经验主义的回归[J]
.未来与发展,2015,36(3):31-35.
被引量:1
1
刘墨.
中国哲学的分析与综合之路——读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J]
.中国图书评论,1996,19(5):34-36.
2
陈来.
张岱年先生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J]
.船山学刊,2014(1):74-77.
被引量:2
3
郑万耕.
岱老对《周易》学说的阐扬和吸取[J]
.中国哲学史,2014(2):113-118.
4
乐爱国.
张岱年的朱子哲学研究及其创新——以《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2):30-37.
5
李维武.
从中西哲学比较中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以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J]
.江海学刊,2014(6):24-32.
被引量:1
6
曹树明.
从张岱年先生早年的两篇书评看其哲学史方法论[J]
.中国哲学史,2015(1):101-106.
被引量:1
7
王剑峰.
自由·美·人生──庄子的“道”路[J]
.江西社会科学,1996,16(5):51-54.
被引量:2
8
钱耕森.
张岱年先生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主要贡献[J]
.探索与争鸣,2004(5):40-41.
被引量:2
9
柴文华,刘桃秀.
论张岱年早期的中国哲学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2):12-21.
探索与争鸣
198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