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构建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新型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区域特色经济的实质出发,探讨、提出了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推进措施。
作者
锡林塔娜
吴晓红
邢慧静
机构地区
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年第15期2-3,20,共3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关键词
生产力促进中心
区域特色经济
科技中介服务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1
刘宝铭,李树和.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构建的原则、保证措施与推进计划[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15.
被引量:4
2
李渤.
区域特色经济体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20(6):22-25.
被引量:7
3
张云,李靖宇.
关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几点思考[J]
.经济论坛,2004(12):24-2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1
1
陈泉.
区域特色经济与新产业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4):45-48.
被引量:5
2
张云.
区域特色经济的扩张与升级——以石家庄制药业为例的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5(7):105-106.
3
蔡建波,刘翠香.
统筹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42-45.
4
王玲,吕新.
新疆兵团现代农业技术选择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7):167-169.
5
薛强,赵静.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建设模式分析——基于“重点省行动”的实证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7(3):65-70.
被引量:9
6
王秉安,罗海成.
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探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9):34-40.
被引量:3
7
赵静,薛强.
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内主要研究综述与展望(1992-2013)[J]
.科学与管理,2014,34(2):12-16.
被引量:3
8
吕倩,张杏梅.
河曲县经济发展研究[J]
.城市地理,2016,0(5X):52-54.
9
庄志彬.
中外区域生产力促进组织发展比较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1):206-208.
10
戴宾,杨建.
特色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J]
.农村经济,2003(8):1-3.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17
1
谢静,徐小钦.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科技中介运作模式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4,22(6):663-668.
被引量:30
2
刘俊麟.
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J]
.中小企业科技,2004(12):12-12.
被引量:1
3
谭玉洪,段万春,李耀平.
我国发达地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政策概述[J]
.经济问题探索,2006(7):140-144.
被引量:5
4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st.gov.cn/tztg/200612/t20061204_38505.htm.
5
薛强,赵静,李楠林,等.中国科技服务的探索与实践: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典型50例[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6
章竞,张雪江.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中介创新研究[J].综合竞争力,2011(5):48-53.
7
刘勇.
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创新平台规划的研究与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08,10(5):11-14.
被引量:1
8
吴逢阳,罗英,钟臻,胡良红,张青.
关于加快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
.科技广场,2010(4):74-76.
被引量:5
9
聂立莎,王绪梅.
安徽生产力促进中心能力提升分析——基于“双重优惠政策”[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4):76-76.
被引量:2
10
竺坚.
加快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J]
.安徽科技,2012(1):6-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陈德权.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模式与危机化解战略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7(9):105-108.
被引量:6
2
薛强,赵静.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建设模式分析——基于“重点省行动”的实证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7(3):65-7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季非非.
关于加大生产力促进中心扶持力度的思考[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3):94-95.
被引量:5
2
李晓锋,王双双,赵志强.
天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1,29(3):34-37.
被引量:6
3
章竟,张雪江.
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中介创新研究[J]
.综合竞争力,2011(5):48-53.
4
王晓凤,祁伟,张明秋.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河北省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商业时代,2013(12):128-130.
被引量:2
5
薛强,赵静.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模式及创新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0):185-188.
被引量:7
6
薛强,赵静.
文化科技融合视阈下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分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3):32-35.
被引量:4
7
薛强,赵静.
区域创新体系视阈下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6):18-22.
被引量:3
8
赵静,薛强.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网络构建模式研究——基于创新驱动和社会网络的视角[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7-91.
被引量:5
9
赵静,薛强.
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内主要研究综述与展望(1992-2013)[J]
.科学与管理,2014,34(2):12-16.
被引量:3
10
赵静,薛强.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动力机制的比较研究——兼论非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路径[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6):118-121.
被引量:2
1
林子华,庄志彬.
我国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工作机制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26-30.
被引量:1
2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与江门科技局开展战略合作[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1):5-5.
3
王芬祥.
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块状经济——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助推块状经济发展的思考[J]
.浙江经济,2005(22):48-49.
4
王晓凤,祁伟,张明秋.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河北省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商业时代,2013(12):128-130.
被引量:2
5
刘宝铭,李树和.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构建的原则、保证措施与推进计划[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15.
被引量:4
6
刘敔.
昌平区构建一流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J]
.科技潮,2005(2):63-63.
7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课题组.
国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及经验借鉴[J]
.财经界,2008(10):110-113.
被引量:1
8
国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及经验借鉴[J]
.市场周刊(文化产业),2008(9):79-83.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