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年第14期135-136,共2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同被引文献7
-
1罗晓鸣,王庆前.高校重点学科导航系统建设刍议——以湖南大学图书馆重点学科导航系统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24(3):46-48. 被引量:21
-
2潘素珠,林红,郝朝举,黎华,黄发源.重点学科导航库的建设与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35(1):71-71. 被引量:7
-
3康忠民,阮礼秀.高校学科导航库建设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5,25(4):217-218. 被引量:14
-
4李润松.学科导航建设的分析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1):103-105. 被引量:3
-
5王守红.浅谈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与发展——以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A):31-31. 被引量:4
-
6徐建华.深圳大学图书馆建设重点学科导航库的实践与体会[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4):89-91. 被引量:23
-
7袁文莉.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32(1):77-7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0
-
1杨哲.论知识共享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学科导航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8,21(2):76-78. 被引量:4
-
2童敏.“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建设调查[J].图书馆建设,2009(2):22-25. 被引量:12
-
3徐楚雄.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4):13-15.
-
4宋蓓玲.试论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8(12):30-32. 被引量:6
-
5罗佳.国内外图书馆网络学科导航系统建设调查分析[J].情报科学,2010,28(9):1426-1430. 被引量:6
-
6詹玮.基于社会性书签服务的信息发现行为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64-67. 被引量:3
-
7司莉,王思敏.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质量调查及改进[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21(6):20-26. 被引量:3
-
8全飞.网络免费学术资源获取途径论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24):39-41.
-
9朱贵荣.社会书签在音乐评论资料查询实践中的应用探究[J].民族音乐,2015(5):80-81.
-
10刘薇.基于社会书签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文献信息论坛,2016,0(2):19-22.
-
1魏洲庆,潘紫燕.学科导航资源采集方法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09,22(6):42-44. 被引量:2
-
2卢彭.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6(3):15-18. 被引量:17
-
3卢彭.论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举措[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3):166-168.
-
4张天景.学报建设学科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编辑之友,2007(3):67-69. 被引量:10
-
5黄少如.试论高校学科馆员如何建设学科信息资源[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8,22(3):4-5. 被引量:4
-
6谭巍.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探讨[J].科技广场,2009(12):168-169. 被引量:1
-
7张莉.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2013(12S):136-137.
-
8卢彭.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举措探讨[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8(4):15-18. 被引量:9
-
9丁淦林.把学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回忆复旦新闻系(学院)的学术研究活动[J].新闻大学,2009(3):10-13. 被引量:1
-
10罗金明.论复合图书馆条件下的读者服务[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18(6):6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