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影视技术》
2005年第8期51-53,共3页
Motion Picture & Video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29
1 李显杰.论电影叙事中的“空间畸变”与“间离效果”[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3):44-47. 被引量:9
2 沙颖.固定镜头的内部运动与构图[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88,13(1):33-36. 被引量:4
3 孙林.固定镜头的心理表现作用[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82,7(1):30-36. 被引量:1
4 张盈.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1):44-48. 被引量:6
5 刘海玲.论张艺谋电影的符号美学价值[J] .北方论丛,2007(2):57-60. 被引量:12
6 特伦斯·霍克斯 瞿铁鹏.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63.
7 百度百科.剪影摄影[EB/OL].(2014-11-25)[2016-05-1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c7Ut5DNAbS wA QqY AWbS 0-CILmad F_5i Yz Fh Xv0TAk Ka Hd1tw ON5584_uD zS eL hE J-3xkimI aP NFXoiH Om9dC a.
8 孙太泉.电视文艺晚会机位的设置[J] .电视研究,1994(10):38-39. 被引量:1
9 游飞.电影叙事结构:线性与逻辑[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2):75-81. 被引量:118
10 李明.固定摄像与固定镜头研究[J]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3):87-9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1 马琳.纪录片中的符号语言之美——以《牛铃之声》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16,37(12):137-138.
2 余克东,姜滨.浅论固定镜头在程耳电影中的表现力[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9):157-157. 被引量:2
3 周新民,奚放.优化录播教室机位设置 提高课堂录像画面质量[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24):62-65.
4 姜滨,余克东.程耳电影视听美学研究[J] .电影文学,2018(5):66-68.
5 周浩强.探析分镜头剧本在短片中的作用[J] .传媒论坛,2018,1(10):168-169.
6 张婉毓,杜志星.李子柒“古风短视频”固定镜头的造型表现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20,41(19):132-134. 被引量:1
7 张少彤.基于编码解码视域的自媒体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李子柒的视频作品为例[J] .东南传播,2020(8):74-7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6
1 陈蓓蓓.从画面语言到技术叠加——诗意化的电影意境在视觉上的营造方式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20):159-160. 被引量:5
2 刘璨,杨慧东,廖邓娇,陶佳.网红经济背景下自媒体扶贫模式探究[J] .山西农经,2021(8):97-98. 被引量:1
3 姚添伦.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李子柒短视频出海策略分析[J] .视听,2021(8):134-136. 被引量:2
4 孙天晨.荒寒美学与中国电影的精神向度[J] .电影新作,2021(6):32-38. 被引量:3
5 胡珠艳,刘静,芶钰婷,田龙菊.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现状与创新对策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7):157-160. 被引量:1
6 韩少蓓,何佳.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拍摄技巧与美学呈现[J] .新媒体研究,2022,8(21):106-110. 被引量:2
1 王一磊.运用固定镜头[J] .电子科技,2000,13(14):37-37.
2 袁洪波.初拍电视不宜多用运动镜头[J] .摄影与摄像,1998(6):34-34.
3 付庆军.DV镜头拍摄技巧[J] .照相机,2009(1):87-88.
4 黄艳琼.更入门也更全能 富士X-M1深度评测[J] .影像视觉,2014(2):108-112.
5 周运先.摄像机操作的基本技术要领[J] .湖南教育(上旬)(A),1997,0(11):41-41.
6 郭铁成.奥林巴斯IS-100镜头擦霉记[J] .照相机,2006(5):70-70.
7 魏新警.浅谈数码单反相机的运动跟焦[J] .现代电影技术,2013(2):55-57.
8 任娟.固定镜头的精彩——评电影《活着》[J] .戏剧之家,2012(5):79-79.
9 邝宇成.如何用好掌中宝摄录机[J] .摄影与摄像,2003(12):64-65.
10 马志伟.低端单反的广播级拍摄方式[J] .数码影像时代,2011(2):4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