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共2页
Chinese Theatre
同被引文献29
-
1孙惠柱.欧美戏剧市场运作的三种模式[J].文艺研究,2001(3):90-96. 被引量:8
-
2王娟,黄成林.安庆黄梅戏文化艺术旅游策划[J].黄梅戏艺术,2004(4):48-51. 被引量:10
-
3刘宏日,张跃西,张建敏.婺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93-96. 被引量:2
-
4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20(1):76-79. 被引量:55
-
5章雯.试析趣缘群体的社会整合功能——以黄梅戏迷群体为例[J].黄梅戏艺术,2005(3):17-18. 被引量:2
-
6吴艳.黄梅戏的起源及其形成探析[J].理论建设,2006,22(2):62-64. 被引量:2
-
7卢家鑫.民族歌舞戏剧与地区旅游开发——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17-121. 被引量:10
-
8陈素娥.论张家界阳戏的挖掘及现代发展[J].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5-27. 被引量:7
-
9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J].文艺研究,2007(2):96-104. 被引量:35
-
10小楼.戏曲与旅游的联姻——浙江昆剧团与周庄举行旅游演出签约仪式[J].戏文,2007(1):78-7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3
-
1朱江勇,梁姣,韦凡荣.论旅游景区几种戏剧表演空间范式[J].旅游论坛,2008,19(5):299-303. 被引量:6
-
2陈海波,许春晓,李纯.戏剧引致旅游的市场开发研究——以黄梅戏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5):77-82. 被引量:8
-
3邵敏.“安徽地方戏曲赏析”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6):41-44.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朱江勇.旅游表演学:理论基础、内涵与内容及其实践[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4(4):24-27. 被引量:5
-
2朱江勇.中国戏曲文化旅游概述[J].旅游论坛,2010,3(2):240-244. 被引量:14
-
3曹爱娥,胡建国.二人转的成功对黄梅戏跨文化传播的启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2):54-58. 被引量:4
-
4邓昭明,许春晓.旅游戏剧开发的“4P”模型探讨[J].旅游研究,2010,2(4):33-39. 被引量:1
-
5刘和文,李林霞.黄梅戏文化资源建设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27-129. 被引量:2
-
6鲁延召.民间文化艺术与旅游的联动开发研究——以焦作怀梆、唢呐及高抬火轿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288-293.
-
7陆栋梁.西部地区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双重可持续性发展诸动因及其关系[J].广西教育,2015,0(43):63-65. 被引量:2
-
8梁晓宁.旅游视野下的黄梅戏音乐发展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5):142-144.
-
9梁晓宁.旅游视野下的黄梅戏音乐发展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4):118-120.
-
10陈方.黄梅戏文化动漫角色的创意设计与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5):94-95.
-
1罗松.黄龙洞里的“缘文化”──记黄龙越剧团[J].中国戏剧,1998,0(12):43-45.
-
2哲艺.师恩[J].上海戏剧,2009(7):43-44.
-
3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记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暨黄龙越剧团[J].中国经济信息,2004(14).
-
4兰婷.泪别黄龙爱越情[J].戏文,2006(2):77-77.
-
5足奚.戏迷[J].观察与思考,2010(3):54-55.
-
6傅骏.新塔放异采 新戏见多采——观黄龙越剧团《雷峰宝塔》随感[J].文化艺术研究,2002(6):30-31.
-
7朱燕燕.找准市场树立特色文化品牌——杭州黄龙越剧团的生存与发展[J].戏曲研究,2004(2):236-241.
-
8韩元元.吟梅──记孟科娟[J].戏文,2001(3):57-57.
-
9金沙,尹晓星.奇峰秀水盼你来——风光影碟《中国张家界》主题歌[J].歌曲,2008,0(4):21-22.
-
10周莉.星城闻越音──黄龙越剧团在长沙[J].戏文,2000(2):5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