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场域——惯习”论:创新机制研究的新工具
被引量:
1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场域”、“惯习”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中心概念。布迪厄不仅阐述了这两个概念的基本涵义而且也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场域—惯习”理论中的“中层理论”、关系性思维、“双重存在观”、“地方性知识”和场域的自主性生成等在社会科学创新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
张国举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出处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35,共4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T.C
关键词
布迪厄
场域
惯习
创新机制研究
分类号
C91-0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1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51
参考文献
5
1
[法]皮埃尔·布迪厄 [美]华康德.李猛 李康 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4,145,138,45,142,133,132,155,139,184,178,172,171-172,173,180,181,165.
2
[法]菲利普·柯尔库夫 钱翰 译.新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6.
3
P.Bourdieu.Distinction.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Paul, 1984.466.
4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3.148,2-3.
5
[法]皮埃尔·布迪厄 刘晖 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31.
共引文献
3
1
王惠民.
“理想类型”及其变革意义[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43-46.
被引量:2
2
卫华.
波希米亚浪荡子与唯美主义精神的内部穿孔[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3):121-125.
3
沈杰.
西方社会学史上的几个标志性时代[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4-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1
1
倪咸林,汪家焰.
“新乡贤治村”:乡村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与优化策略[J]
.南京社会科学,2021(5):82-90.
被引量:63
2
杨东明,严和来,龙昆.
大学生的寝室关系问题及心理咨询[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3):113-116.
被引量:21
3
李艳培.
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6):137-138.
被引量:92
4
顾勇.
浅论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9):104-105.
被引量:2
5
杨颖东.
场域:解读学校变革的一种社会学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3(2):58-63.
被引量:6
6
李培林.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1992(5):3-17.
被引量:250
7
李政涛.
实践哲学场域内的教育学派之构建——重审“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初步构架[J]
.教育学术月刊,2014(6):3-10.
被引量:10
8
崔浩.
布迪厄的权力场域理论及其对政治学研究的启示[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
被引量:22
9
银平均.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从理论综合到经验研究[J]
.思想战线,2004,30(6):66-69.
被引量:20
10
朱伟珏.
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布迪厄的社会学认识论与他的“惯习”概念[J]
.浙江学刊,2005(3):174-178.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9
1
张国举,鲜俐玲.
关于旅游场域的思考[J]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2):13-16.
被引量:7
2
陈雨亭.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与突围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09(7):55-58.
被引量:7
3
单江秀.
场域、惯习共同作用下的仪式空间——对云南双柏县小麦地冲彝族虎傩变迁的人类学解读[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0):54-61.
被引量:3
4
李许单.
布迪厄象征性社会实践观解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7-29.
被引量:3
5
王坤,刘家瑞,张海涛.
基于场域理论的三大课堂整合问题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2,25(8):136-137.
6
张红.
基于“场域理论”视角下的CBA联赛的发展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7):47-48.
7
康红兵.
从学习场域的视角探寻课程变革的可能路径——对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社会学审视[J]
.教育科学研究,2015(4):23-28.
被引量:6
8
管永星.
场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6(8):80-81.
被引量:2
9
李大圣.
促进教师的全人发展[J]
.中国教师,2016(13):30-32.
10
刘国军,杨婷,任佳.
基于场域理论的高校温馨宿舍建设路径探析[J]
.青年学报,2016(3):87-90.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杨丽琼.
论大理白族工匠村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101-104.
被引量:6
2
张欢.
新课改中的英语教学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10(20):105-107.
3
张欢.
非智力心理因素与英语新课程改革[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9):62-65.
被引量:1
4
吴金龙,刘洋.
生态人文主义法治的逻辑根源探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9.
被引量:2
5
冯帮,韦辰.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述评[J]
.基础教育研究,2011(19):3-5.
被引量:2
6
孙浩然.
发展与启示:近二十年国内旅游社会学研究综述[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56-62.
被引量:1
7
严伟.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
.生态经济,2014,30(11):97-102.
被引量:49
8
严伟.
旅游场域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5,30(1):90-95.
被引量:10
9
杨红秀.
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改的瓶颈及突围路径[J]
.教育观察,2015,4(3):16-17.
被引量:1
10
王润红.
浅谈新课标下的英语阅读课教学[J]
.才智,2010,0(2):119-119.
1
张海生.
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创新机制研究[J]
.前沿,2013(12):125-126.
被引量:1
2
赵利娟.
基于异质性的中国本土企业决策创新机制研究[J]
.商业时代,2014(11):85-86.
3
郭浩.
完善中国青年创新机制研究[J]
.创新,2014,8(6):40-44.
4
魏智慧,党睿.
基于社会融合的社区管理创新机制研究--以中山市为例[J]
.学习与实践,2013(11):109-115.
被引量:1
5
李赟.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应对突发事件为例[J]
.湖南社会科学,2012(5):105-107.
被引量:1
6
余静.
新时期思政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
.新丝路(下旬),2017(6):57-57.
7
杨仁忠.
社会公共领域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6):44-48.
被引量:2
8
伍佳妮,夏维力.
基于知识管理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机制研究[J]
.情报杂志,2008,27(11):130-133.
被引量:1
9
黄红东.
“场域—惯习”论:农民心理文化研究的新工具[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7):87-90.
被引量:6
10
魏钢焰.
刍论个体创新机制的结构与机理[J]
.科学学研究,2006,24(A02):617-621.
被引量:2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