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治理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招生体制改革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打破政府与高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指出在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存在着权力的相互依赖和互动的现象。构建新的招生体制,既是高校自主权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政府逐渐放权让利的过程。政府的改革应从供给主导型过渡到需求主导型。
作者
李立峰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7,共3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治理理论
高校
招生体制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31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7
1
盛冰.
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47-51.
被引量:134
2
鲍勃.杰索普,漆蕪.
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6(1):31-48.
被引量:482
3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
4
徐纬光.
社会形态、政治权力和教育体制——当代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逻辑[J]
.复旦教育论坛,2004,2(4):21-25.
被引量:7
5
陈维嘉.
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与政府行为的调整[J]
.教育研究,2003,24(2):28-33.
被引量:34
6
许杰.
对高校招生自主权性质的再认识[J]
.中国教师,2004(7):11-13.
被引量:9
7
章戎,王晶.
试论“私权利”与“公权力”[J]
.云南学术探索,1998(1):38-4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余国源.
产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7(2):33-37.
被引量:1
2
张俊浩.
市场制度与中国大陆的私法[J]
.政法论坛,1994,12(6):34-39.
被引量:3
3
张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行政改革:背景、理论、举措与经验[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4):31-36.
被引量:22
4
杨瑞龙.
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
.经济研究,1994,29(5):40-49.
被引量:139
5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管理模式[J].方法,1999,(1):34-35.
6
张国庆.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两难抉择”及其应对理论[J].公共行政,2002,(2).
7
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发展报告.1997.
8
卡尔·J·达尔曼 让-艾立克·奥波特.中国与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6.
9
林毅夫 R科斯 A阿尔钦.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R科斯,A阿尔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
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83.
共引文献
831
1
刘成龙,王婷,冯卉.
国家治理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优化[J]
.税务研究,2020,0(2):44-50.
被引量:18
2
扶雪琴,陈升,白秦洋.
城市社区治理有效性何以实现?——基于26个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22(6):139-148.
被引量:8
3
范虹珏,沈费伟.
基层政府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理论框架与案例检验——以江苏省常州市尧塘街道的治理为例[J]
.前沿,2021(1):55-62.
4
魏淑艳,张博文,武育芝.
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范式变迁与思考——基于1949—2020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21(11):79-88.
被引量:8
5
栾甫贵,赵静.
我国僵尸企业的脱困重生机制研究——基于多元共治实践的组态分析[J]
.会计研究,2023(8):61-72.
6
夏旭晖.
新时代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创新和发展[J]
.中国经贸导刊,2019,0(11Z):156-157.
7
张继恒.
食品安全治理法治化:理论重释与路径完善[J]
.经济法论丛,2023(1):165-186.
8
王荣德,吴欣,许莹莹,欧雯雯.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湖州实践样式研究[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43(3):65-69.
被引量:3
9
李洋.
“美妙制度”的“异化”与“复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治理观[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27-39.
被引量:2
10
张鸣春.
网格化党建:社会功能、实践模式与优化之道[J]
.党政干部学刊,2020(10):31-3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1
1
尹晓敏.
司法审查高校招生录取行为探究[J]
.江苏高教,2005(1):46-48.
被引量:5
2
赵立涛.
论高校考试违规学生的救济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82-83.
被引量:9
3
许维利,黄俊浩.
司法审查高校招生行为的法理分析[J]
.高教探索,2005(4):43-44.
被引量:8
4
支果.
高校招生法制化初探[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25-27.
被引量:1
5
张亚群.
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制度选择[J]
.复旦教育论坛,2006,4(3):8-11.
被引量:25
6
张晓鹏.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
.复旦教育论坛,2006,4(3):12-16.
被引量:34
7
郑若玲.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J]
.教育研究,2007,28(3):46-50.
被引量:33
8
张悦.2007“两会”的十大言者[N].南方周末,2007-03-15(9).
9
周珣.高考:社会流动第一步[N].中国青年报,2007-06-25.
10
杨学为.高考中的竞争[A].中国考试改革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0.
引证文献
4
1
李立峰.
高考改革:困境、反思与展望[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49-53.
被引量:7
2
石洋.
对高校“联盟式”自主招生的若干思考[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3):5-7.
被引量:2
3
任会兵.
关于推进高校招生法制化的若干思考[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100-102.
4
唐依凡.
普通高考法治化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逻辑[J]
.新课程研究,2021(12):5-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吴若茜,周星星.
我国重点院校自主招生试点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考试,2010(9):55-62.
被引量:2
2
周继良,钱爱进.
试论自主招生联盟的本质意蕴[J]
.高等理科教育,2012(3):26-33.
被引量:1
3
钟秉林.
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9):19-23.
被引量:18
4
付孝泉,王莉芬,郑宇.
素质教育视域下普通高校招生分类考试探析[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2(12):138-139.
5
林彦琳,袁映真.
对高校联盟式自主招生的思考[J]
.知识经济,2013(3):70-70.
6
陈海利.
教育公平视阈下高考评价制度改革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13(9):21-23.
被引量:2
7
王晓岗,许新华,范丽岩,陈云,樊雅娟.
高考自主招生中引入实践能力考核的尝试[J]
.实验室科学,2015,18(2):191-192.
8
张俊列.
中国课程评价研究40年:历程、主题与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0):59-66.
被引量:25
9
袁卫.
多元文化主义:高考改革的理论求索与路径突破——兼评《国外高校招考制度研究》[J]
.中国考试,2019(6):67-71.
1
王一萍,梁伟.
企业软件开发模式在C语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14,34(2):92-94.
被引量:1
2
刘达志.
提高教育质量从治理学风开始——学业成绩占综合测评比重与学风关联度的调查报告[J]
.嘉应学院学报,2015,33(9):82-86.
3
单策.
论我国成人高校计划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及改革建议[J]
.神州,2012(6):3-3.
被引量:1
4
佚名.
语丝 西游记之大结局[J]
.人生十六七,2002,0(2):24-24.
5
赵涛,李雅文.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向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1):42-45.
被引量:1
6
吕西忠.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高校间的控制与自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5):97-98.
被引量:1
7
刘汉君.
从大学“管理”到大学“治理”——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管理模式的重构[J]
.东方企业文化,2014(9S):382-382.
被引量:5
8
高鹏.
中国财税包干体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
.财经政法资讯,2009(3):17-20.
被引量:1
9
王金燕.
从治理视角透视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对《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的价值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231-231.
10
谢红雨.
从《规划纲要》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新突破[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1):123-125.
江苏高教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