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人 报业 社会——浅析大《公报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贡献
被引量:2
出处
《采写编》
2005年第4期27-28,共2页
Journalism & Media Studies
同被引文献7
-
1付阳,王瑾.胡政之与1916~1920年的《大公报》[J].书屋,2004(12):44-50. 被引量:4
-
2孙姣.近十年来国内《大公报》研究综述[J].传承,2010(33):84-85. 被引量:4
-
3向翠林.《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及其对于今天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241-244. 被引量:4
-
4周少四.论《大公报》的历史贡献和局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236-237. 被引量:2
-
5崔小丽.《大公报》的办报经验[J].新闻爱好者,2010(9):52-53. 被引量:1
-
6边璐.百年《大公报》——近年国内《大公报》研究综述[J].中国传媒科技,2013(3X):229-231. 被引量:5
-
7吴廷俊,范龙.论《大公报》的“敢言”传统[J].新闻大学,2002(73):60-63. 被引量:6
-
1史承钧.《和平是人类永久的契约》与老舍境界[J].博览群书,2017,0(2):13-15.
-
2李伟.徐铸成与“新闻烹调学”[J].中国编辑,2007(2):84-86.
-
3雷群明.“夜读丛书”热销试析[J].中国出版,1987(10):16-18.
-
4张驰.论报纸副刊对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2):159-160. 被引量:2
-
5上海版协专业研究委员会讨论开展出版专业研究工作[J].中国出版,1981(7):40-40. 被引量:1
-
6陈昕.加快出版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建设[J].编辑学刊,2004(3):40-41. 被引量:9
-
7左静.现代“公共空间”的涌现与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变迁[J].青年文学家,2011,0(18):223-224.
-
8王鹏.《大公报》在北京的创刊、发展和停刊[J].纵横,2000(11):27-29. 被引量:1
-
9捏紧拳头来做——上海版协召开“战略与发展研讨会”[J].编辑学刊,2006(1):33-33.
-
10于丽萍.20世纪上半期的北京书业发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103-11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