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在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Nanometer technical application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出处
《药品评价》
CAS
2005年第3期170-172,共3页
Drug Evaluation
参考文献2
1 袁弘,胡富强,应晓英,韩钢.胰岛素纳米粒的制备[J]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5):349-352. 被引量:23
2 杨祥良,徐辉碧,吴继洲,谢长生.基于纳米技术的中药基础问题研究[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28(12):104-105. 被引量:82
二级参考文献5
1 Maassen S,Fattal E,Muller RH,et al.Cell cultur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oxility and uptake of polymeric particulate drug carries[J].STP Pharm Sci,1993,3:11.
2 Fernandez-urrusuno R,Fattal E,Porquet D,et al.Evaluation of liver toxicological effects induced by polyalk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J].Toxicol Appl Pharmacol,1995,130:272.
3 Takeuchi H,Yamamotol H,Niwa T,et al.Enteral absorption of insulin in rats from mucoadhesive chitosan-coated liposomes[J].Pharm Res,1996,13(6):896.
4 Ralaonarivony M,Venthier C,Couarraze G,et al.Development of a new drug carrier made from alginate[J].J Pharm Sci,1993,82(9):912.
5 张强,丁继军,叶国庆,魏树礼.口服胰岛素毫微球的体外释药及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J] .药学学报,1998,33(2):152-156.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103
1 李慧金,苑辉卿.纳米技术在国内药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2,21(1):52-53. 被引量:1
2 张三省.农村客运站:类别选择和建设要求[J] .运输经理世界,2005(7):72-73. 被引量:1
3 牛婷婷,张秀荣.现代中药制剂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5):371-375. 被引量:7
4 尹翔,王吉伟,李子博.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载药纳米粒的制备与应用[J] .长沙医学院学报,2007(1):21-25. 被引量:1
5 陈敏敏,方岩雄,顾浩.纳米在胰岛素口服给药中的应用[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5):12-13. 被引量:5
6 李秀凤,殷辉安,唐明林,安连英.纳米中药研究进展[J] .中医药通报,2004,3(5):53-56. 被引量:5
7 马国,邓盛齐.纳米技术在药学中的研究应用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25(5):233-237. 被引量:12
8 刘彩兵,盛勇,涂铭旌.三七的超细化及纳米化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9(11):21-24. 被引量:10
9 郭义明,赵敬哲,于开锋,刘艳华,王子忱,张恒彬.矿物药炉甘石成分分析及其纳米形态的抑菌活性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2):209-212. 被引量:15
10 梁海峰,李成植,徐肖肖,杨明珍.纳米中药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25-27.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14
1 吴海波,方岩雄,纪红兵.助溶剂促进的β-环糊精与肉桂醛的包结性能[J] .化工学报,2011,62(S1):168-173. 被引量:7
2 杨惊宇,严冬,罗杰英,杨大坚,陈士林.新型药物剂型——微乳[J]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378-381. 被引量:43
3 张文平,王小丽,黄真,谢水祥.肉桂醛体外诱导白色念珠菌耐药的实验[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5):148-150. 被引量:13
4 周丽娟,刘清飞,陈曦,徐牧,王义明,罗国安.药用微乳应用概况与发展趋势[J]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2):1839-1843. 被引量:16
5 王帆,杨静东,王春梅,石志琦.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作用机制[J]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4):888-892. 被引量:36
6 孙罗美,邹胜龙.肉桂醛的研究与应用[J] .广东饲料,2012,21(12):29-32. 被引量:18
7 刘洋,臧素敏,李同洲,杨静,郭建军,赵伍祥.肉桂醛对肉鸡肠道菌群、肠道结构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3):65-68. 被引量:28
8 王德德,莫海珍,薛延丰,石志琦.纳米化肉桂醛抗辣椒疫霉病原菌增效作用[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4,33(2):210-216. 被引量:6
9 王雨琼,勾长龙,付莹莹,刘飞飞,张琳,秦贵信.植物提取物肉桂醛的抗菌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兽医杂志,2014,50(3):53-54. 被引量:4
10 毕相东,张树林,丛方地,王聪慧,张云,戴伟.盐酸小檗碱纳米乳的抑藻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6):21-2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2
1 王庆奎,陆颖,姚维林,石洪玥,卢正义,孙学亮,毕相东.肉桂醛纳米乳的制备及其抑菌效果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2018,39(2):95-100. 被引量:7
2 田月,赵志刚.美国和欧盟对非生物复合药物的审批与监管[J] .药品评价,2017,14(8):12-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
1 陈帅,高彦祥.天然防腐剂肉桂醛传递载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29(10):189-195. 被引量:3
2 邵俊锋.肉桂醛的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 .现代食品,2019,0(8):34-37. 被引量:5
3 杨立晓,王庆奎,邢克智,程镇燕,石洪玥,刘黎瑶,王静波.肉桂醛在水产中的应用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9,26(4):100-102. 被引量:1
4 邹灵辉,丁文雅,黄秋艳,吕婷婷,曾英港,奉建芳.纳米乳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8):217-226. 被引量:16
5 接恒博,张钰宣,都丽萍,梅丹.非生物复合药物的特性及监管过程[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1,19(8):41-44. 被引量:1
6 张俊锴,苗青青,闫峰宾,赵金凤,刘建华,吴华,潘玉善,胡功政.复合植物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22,41(6):7-12. 被引量:2
7 江毅,曾成容.中草药防治嗜水气单胞菌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 .养殖与饲料,2024,23(2):105-110. 被引量:1
8 韩鑫怡,王庆奎,姚雨馨,韩妞妞,刘黎瑶.2种肉桂醛制剂对水产动物致病菌抑菌、杀菌效果比较[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24,31(5):67-71.
1 焦越坎,林克椿.S抗原与抗体结合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J] .生物化学杂志,1996,12(1):59-63.
2 赵蕾.我们是怎样衰老的?[J] .世界博览,1999,0(11):46-47.
3 申清波.纳米载体在提高难溶性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3(3):82-84. 被引量:1
4 韩新爱,曾慧兰.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与发展[J] .广东医学,2009,30(1):17-19. 被引量:5
5 仲伟纲,张东升,董克江.纳米科学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04,22(2):30-34. 被引量:1
6 王勇,胡坪,刘清飞,罗国安,王义明.纳米技术在载药系统及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成药,2007,29(1):112-117. 被引量:9
7 胡庭俊,樊红,李倬.纳米科技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前景[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1,18(5):1-2.
8 潘智,冯瑞.干细胞 圆你长生不老梦[J] .语文世界(上旬刊),2001(11):17-17.
9 第六届中美药典国际论坛将于9月在美国召开[J] .中国药品标准,2013(3):169-169.
10 陈幼松.脑电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J] .科学中国人,1997(1):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