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与媒介影响力——《媒介新闻评论学》读后
被引量:7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62,共2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参考文献1
-
1潘忠党.《解读凯利·新闻教育·新闻与传播之别》[EB/OL].智维网,2005年6月13日.
同被引文献24
-
1邓正来.后形而上时代的“沟通主义法律观”——《法律的沟通之维》代译序[J].社会科学,2007(10):69-71. 被引量:4
-
2罗建华.后都市报时代:向主流媒体演进[J].传媒观察,2004(11):18-21. 被引量:7
-
3张紫鸣.报刊时评功能的错位与偏失[J].长沙大学学报,2005,19(3):86-88. 被引量:3
-
4翟红蕾.公众舆论、公共领域与中国传媒的发展[J].学习月刊,2006(14). 被引量:2
-
5孙德宏.以更高层次的“回归”应对网络挑战——关于当下报纸“时评热”的讨论[J].新闻战线,2006(11):14-16. 被引量:1
-
6张金岭.在民众理性与国家理性之间[N].中国青年报,2003-08-29.
-
7魏源.老子本义[A].诸子集成[M].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
8白润生,年永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传播,2007(5):55-56. 被引量:4
-
9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45.
-
10[美]康拉德·芬克(Conrad c·Fink).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7
-
1张吕.论冲突性新闻评论议题的选择[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4):75-76.
-
2彭军辉.报纸新闻时评影响力的构成要素[J].新闻爱好者,2008(9):42-43. 被引量:2
-
3谢明辉.党报要着力营造主流媒体舆论场——以《宁夏日报》为例[J].东南传播,2010(11):45-47.
-
4谢明辉.民族地区党报构建主流媒体舆论场的策略与方法[J].探索,2010(6):105-109. 被引量:1
-
5张孺海,肖杨.都市报时评论[J].新闻前哨,2011(7):12-15.
-
6孙新锋.报纸新闻时评影响力发生的制约因素[J].中国传媒科技,2012(09X):196-197. 被引量:1
-
7王平,宋思邈.聚焦农村土地流转议题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人民日报》近几年有关报道内容分析[J].戏剧之家,2018(20):211-212.
-
1张向东.媒介新闻资源的整合——以羊城晚报为例[J].新闻采编,2000(4):21-22.
-
2彭军辉.《有报天天读》之媒介新闻信息融合解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4):97-100.
-
3罗源.“绝望”的思考——关于新闻定义不同形态的重新思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0(5):85-88. 被引量:1
-
4朱夏炎.抓住网络现在 把握文化未来——传统主流媒体发展新媒体的策略[J].声屏世界(广告人),2008,0(9):164-167. 被引量:1
-
5邹迎九,陆桂生.网络媒介新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164-167. 被引量:10
-
6林建莆.改改电视新闻写作的老毛病[J].东南传播,2006,0(2):61-62.
-
7姚远,霍邢平,袁天志.提高党报应对金融危机经济报道的舆论引导力[J].新闻窗,2009(2):4-6.
-
8张一赫.解析我国媒介新闻可信度[J].新闻传播,2014(11):65-65. 被引量:2
-
9《媒介新闻评论学》出版[J].青年记者,2005(9):67-67.
-
10许莲华.媒介新闻价值取向与受众需求的关系认识[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15(3):51-5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