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助学贷款管理体制的启示
被引量:
8
Enlightenment from American Student Loan Management Syste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1999年我国由中国工商银行发放第一笔助学贷款以来,其高比例的违约率是政府和银行所始料未及的。而美国历经40年发展的助学贷款,其政府的直接参与运作、多样的贷款品种设计、合理的还款计划安排、有效的风险控制环节、有力的违约制裁手段,已日趋完善,其成功的运作经验对正在完善助学贷款制度的我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
谭薇
黎和贵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78,共2页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助学贷款
风险控制
比较研究
分类号
F832.479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1
何曙,王飞.
美国助学金融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国际金融,2003(12):39-41.
被引量:2
2
蒋凤生,贺粹,杨文军.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发展策略[J]
.金融论坛,2004,9(3):52-56.
被引量:5
3
程建胜,刘向耘.
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
.上海金融,2003(12):8-1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本文是作者的思考与意见,不代表作者所工作的机构;作者向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谢平、穆争社、王素珍和宋小梅同志提供的建设性意见表示衷心感谢.
2
在"助学贷款"前加"国家"是因为政府向借款人提供了50%的贴息,而后文所称的"就学贷款"实际上是按普通消费贷款发放与管理的,没有任何的优惠,只是借款人把资金用于教育而已,与国际通称的"助学贷款"概念相去较远.此外我国也没有其他称为"助学贷款"或者用于教育目的的金融产品.故而,本文讨论的是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目的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政府提供贴息的、被称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产品的制度问题.
3
汪路.论国家助学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内部报告(2003)
4
彭志坚.关于湖北省助学贷款情况的调查.中国人民银行内部报告(2003)
5
陈和潮.
从调查与比较看国家助学贷款[J]
.金融与经济,2002(6):58-60.
被引量:8
6
助学贷款:最浪漫的事[J]
.中国金融家,2003(7):84-8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
1
徐自华.
对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分析[J]
.经济师,2005(6):107-108.
被引量:2
2
全斌.
广西国家助学贷款新旧政策实施比较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9):187-190.
被引量:1
3
罗慧姝.
美国助学贷款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1):28-29.
被引量:4
4
朱立华.
国外助学贷款经验及启示[J]
.商业时代,2007(21):66-66.
被引量:5
5
梁丽君.
大学生助学贷款之还贷问题[J]
.晋中学院学报,2008,25(4):71-73.
被引量:1
6
丁晶,周志尊,孙延斌,赵君嫦.
英联邦国家与我国助学金政策之比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45-47.
被引量:2
7
陈发祥,殷俊明.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问题调查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6):191-193.
被引量:3
8
冯涛,陈松.
制度设计对助学贷款实施满意度的影响——一个基于制度要素的模型及其实证检验[J]
.金融研究,2011(4):197-206.
被引量:5
9
史敏.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问题研究[J]
.华北金融,2012(1):52-54.
被引量:3
10
房媛,岳世峰.
浅谈如何解决高校助学贷款还款难的问题[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6):313-3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6
1
沈华,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的违约风险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117-119.
被引量:4
2
李景韬.
国家助学贷款中贷款学生失信的博弈论分析[J]
.社科纵横,2007,22(3):164-165.
被引量:3
3
李文利.
高校学生贷款运行模式的中外比较和政策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04,2(4):53-56.
被引量:15
4
陆磊,李世宏.
中央—地方—国有银行—公众博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逻辑[J]
.经济研究,2004,39(10):45-55.
被引量:75
5
陶红.
美国联邦学生贷款制度、偿还机制及违约处理[J]
.教育与经济,2005,21(1):59-62.
被引量:19
6
杨文升,于沄,孙强.
发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航海教育研究,2005,22(1):21-23.
被引量:15
7
何秀超.
借鉴美国经验 推动我国助学贷款健康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5(7):31-33.
被引量:15
8
穆林.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与风险控制[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20(3):53-56.
被引量:5
9
林桢.
以长效机制促进助学贷款制度发展[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6):47-49.
被引量:4
10
方舒峰.
浅议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0):87-8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张东辉,田志磊.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模式成本和收益比较研究[J]
.教育经济评论,2023,8(6):75-91.
被引量:2
2
李晓莉,黄宽,郝雪.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47-250.
被引量:1
3
李旭萍.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性缺陷及其改进[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71-74.
4
罗筠.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151-154.
被引量:3
5
林莉,王德斌.
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
.广东社会科学,2010(2):161-165.
被引量:14
6
邝焕弟.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机制研究[J]
.教育财会研究,2010,21(3):24-28.
被引量:4
7
宋丽丽.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分析与对策[J]
.经济论坛,2012(12):54-59.
被引量:8
8
郑录军,张立光.
基于人才要素的科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国际经验与山东省实践[J]
.金融发展研究,2021(3):37-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何江涛.
关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09(12):1-1.
2
徐新生,李际单,赵宽,徐涛.
关于高等教育学费问题的交叉规划模型[J]
.滨州学院学报,2009,25(6):39-43.
被引量:3
3
柳宇燕.
关于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243-244.
4
仉建军.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49-51.
被引量:1
5
李林海.
校企订单人才培养与助学贷款制度创新[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4):71-74.
被引量:1
6
刘凯元.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成因与防范机制研究[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16(6):88-90.
被引量:1
7
杜京玲.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原因分析[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10):240-241.
被引量:2
8
陈玉伟.
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95-95.
被引量:1
9
钟卫稼.
公平视角下的我国高等教育收费[J]
.价格月刊,2013(2):9-11.
被引量:2
10
周梅.
基于过程管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创新管理模式构建[J]
.广西社会科学,2013(7):173-179.
被引量:2
1
黎和贵.
美国助学贷款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金融参考,2004(12):52-54.
2
朱立华.
美国的助学贷款制度及其启示[J]
.商场现代化,2007(01S):257-258.
被引量:4
3
许刚.
美国助学贷款:政府唱主角[J]
.中国经济周刊,2005(28):47-47.
被引量:4
4
管圣义.
储蓄国债——英美投资市场不可或缺的角色[J]
.大众理财顾问,2006(4):78-79.
5
管圣义.
储蓄国债的ABC[J]
.金融博览,2006(6):22-23.
6
夏晶.
关于当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若干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12):38-39.
被引量:1
7
夏晶.
我国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市盈率初步比较与分析[J]
.市场周刊,2013,26(7):71-72.
8
李鹏.
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J]
.商场现代化,2014(33):165-165.
9
董瑞丽.
商业银行开展村镇小企业贷款的策略选择[J]
.现代商业,2008(24):38-40.
10
安.玛莉.
美国助学贷款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17-19.
被引量:51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