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宋话本可能式句法结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宋话本中存在三种可能式句法结构:“V+得+O”、“V+O+不得”、“V+不得+O”。在表达肯定/否定语义时,前两种结构出现较早,但呈现出句法不对称性;后两种又与第一种呈现出语义表达上的不对称性。在汉语史上,语言内部对这种句法现象进行了调节,并使之由不对称到对称,由不平衡到平衡,实现了语言系统的自我优化。
作者
朱明来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2-143,共2页
Seeker
关键词
宋话本
可能式
不对称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太田辰夫 蒋绍愚 徐昌华 译.《中国语历史文法》(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
杨平.“动词+得+宾语”结构的产生和发展[J].中国语文,1989,(2).
3
李思明.
晚唐以来可能性动补结构中宾语位置的发展变化[J]
.古汉语研究,1992(4):47-52.
被引量:20
4
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第一版)[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李永.
敦煌变文可能态句法结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9):309-311.
被引量:3
6
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第一版)[M].齐鲁书社,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李思明.
晚唐以来可能性动补结构中宾语位置的发展变化[J]
.古汉语研究,1992(4):47-52.
被引量:20
2
蒋绍愚.
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
.中国语文,1995(3):191-194.
被引量:37
3
(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28
1
李崇兴,丁勇.
元代含“得”和“不”的述补结构[J]
.长江学术,2009(1):81-90.
被引量:1
2
黄福为.
《三遂平妖传》“得”字句数量及特征考察[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1,17(3):14-19.
被引量:1
3
张福通.
明清山东方言能性述补结构“VO不C”句式消失管窥[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1):60-62.
4
洪波,曹小云.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商兑[J]
.语言研究,2004,24(3):67-76.
被引量:3
5
黄锦君.
二程语录中的“得”[J]
.古汉语研究,2002(4):59-65.
被引量:4
6
李泰洙,江蓝生.
《老乞大》语序研究[J]
.语言研究,2000,20(3):71-82.
被引量:11
7
赵长才.
结构助词“得”的来源与“V得C”述补结构的形成[J]
.中国语文,2002(2):123-129.
被引量:45
8
胡云晚.
洞口方言能性“得”字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3):144-149.
被引量:13
9
李小华.
论汉语能性“得”字的后置[J]
.汉语学报,2007(2):85-94.
被引量:11
10
张明媚,黄增寿.
古汉语中“得”的研究综述[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52-5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4
1
欧阳代发.
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5(3):48-54.
被引量:2
2
李小红.
从《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到《陈从善梅岭失浑家》——兼谈短篇话本小说的分回[J]
.社科纵横,2003,18(2):55-56.
被引量:2
3
宋若云.
宋元话本与杂剧的文体共性探因[J]
.求是学刊,1999,26(5):89-94.
被引量:3
4
谢桃坊.
论宋人话本小说的市民女性群像[J]
.社会科学研究,1993(2):88-94.
被引量:3
5
杨义.
文人与话本叙事典范化[J]
.天津社会科学,1993(3):52-60.
被引量:1
6
张振军,毛德富.
大胆追求 至死不渝——璩秀秀形象简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0(1):87-90.
被引量:1
7
程毅中.
宋元小说的写实手法与时代特征[J]
.社会科学战线,1996(6):165-171.
被引量:3
8
张兵.
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J]
.人文杂志,1990(6):102-106.
被引量:1
9
黄进德.
论宋代的话本小说[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3):1-5.
被引量:1
10
袁健.
宋元话本与明清拟话本叙事体制之比较[J]
.明清小说研究,1986(2):495-50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罗勇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元话本小说研究综述[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3):65-6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谢慧明.
话本小说的体制[J]
.文学与艺术,2011(5):194-195.
2
梅新林.
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J]
.浙江社会科学,2019,0(9):136-149.
3
陈芳.
话本小说研究综述[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6):64-68.
1
李永.
敦煌变文可能态句法结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9):309-311.
被引量:3
2
刘月艳.
浅析宋话本中的“V+量+NP”结构[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4):15-16.
3
张慧颖.
“几乎”跨层结构的语法化及其变化动因[J]
.三峡论坛,2014(2):110-113.
被引量:2
4
皮奕.
“长/短”在构词方面的不对称分析[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62-65.
5
施雪芹.
浅谈否定载体“不”的非常规用法[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8):37-41.
6
管素英.
否定转移探析[J]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37-37.
7
张来静.
韩国语两种类型否定句之认知分析[J]
.科教文汇,2016,0(3):165-167.
8
童盛强.
文学作品中俗语的语法、语义研究[J]
.大家,2010(10):160-160.
9
缪庭.
否定前缀的非否定语义[J]
.科技英语学习,2007(11):38-39.
被引量:1
10
黄谷.
论否定副词“不”的单独使用[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50-54.
被引量:3
求索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