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0-32,共3页
CHINA REFORM
同被引文献10
1 莱纳.皮恰斯,郑春荣.德国、欧盟和英美国家行政改革的介绍和比较[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5(4):94-99. 被引量:4
2 喻文光.德国水务私有化及其监管[J] .行政法学研究,2005(3):19-28. 被引量:6
3 郭济,沈荣华.国外政府改革与依法行政的动向──来自德国、法国和国际行政学会年会的经验[J] .中国行政管理,2006(1):71-73. 被引量:3
4 [德]赫尔穆特.沃尔曼等.比较英德公共部门改革[M].(王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6-203,39,163.
5 安圻.社会党人探求“新治理”[N].人民日报,2003-10-23(13).
6 [德]赫尔穆特,沃尔曼.德国地方政府[M].(陈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8,36,135-136.
7 [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M].(万鹏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8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周敦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1-137.
9 Ingraham, P. W. , Of Pigs in Pokes and Policy Diffusion: Another Look at Pay - for - Perform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3, vol. 53, pp348 - 56.
10 仁宣.德国政府行政改革发展前瞻[J] .中国公务员,2003(5):48-5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1
1 田军章,欧景才,吉琳,尹春艳,李淮涌,王理国.制定公立医院改革配套政策应把握的主要问题[J] .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36-37. 被引量:2
2 张要杰.德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经验研究——基于地方治理理论的视角[J] .农业经济,2009(6):74-76. 被引量:2
3 雷惊庭,饶方舟.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探讨[J]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1(3):70-71.
4 陈振明,刘祺,邓剑伟.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及其创新的研究进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3(1):11-16. 被引量:14
5 吴春梅,陈一恒.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目标下的公共服务体制建设[J] .齐鲁学刊,2012(1):81-85. 被引量:4
6 陈阳.浅析我国当前公共服务体制创新[J] .现代商业,2013(21):49-50.
7 郭祎.德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 .行政与法,2013(7):6-10. 被引量:1
8 刘伦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国际经验与政策启示[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21):19-20. 被引量:1
9 李金龙,孙欢.内部理性化和外部依赖性:德国“新掌舵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行政管理,2016(10):145-150.
10 徐水源.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德国经验及其启示[J] .人口与社会,2016,32(4):45-51. 被引量:2
1 龙惊龙.美国人怎样入党[J] .先锋队,2004,0(1):50-50.
2 张茂林,柳劲松.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及启示[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7,8(5):62-64. 被引量:1
3 权力分散和法律被搁置问题亟待解决[J] .中国人大,2011(21):37-37.
4 孙晓玲.关于我国行政机构改革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J] .决策与信息,2016(12):14-15.
5 张旺.美国多元主义政体成因探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4-60. 被引量:4
6 任建明,刘金程.敏感时期的治腐之策[J] .人民论坛,2011(6):30-31.
7 马庆钰.国外行政改革的五大趋势[J] .决策与信息,2003(7):11-13.
8 廉政办的反腐意义究竟有多大[J] .质量与市场,2012(10):38-38.
9 王家骏.越南改革困局[J] .党建文汇(下半月),2013(3):17-17.
10 汪锦军.纵向间政府关系影响社会治理未来[J]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1):48-4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