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精神的漂泊与回归——论索尔·贝娄作品中的“流浪”主题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贝娄通过“流浪”主题的充分表现,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物质富有表象之下的精神世界的全面贫困,极富震撼力地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价值诉求。作者阐述了贝娄所提示的实现精神回归而还原生存的本质意义与价值的可能途径,同时认为,在文化渊源上,这一主题的表现显然超越于“犹太性”本身,而更为深刻地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民族的古老智慧以及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成果的新颖整合。
作者
朱路平
机构地区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4-177,共4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索尔·贝娄
“流浪”
主题
小说
犹太文学
美国
当代文学研究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4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8
1
《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索尔·贝娄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声明》[J].《国外文艺资料》,1977,(1).
2
邹智勇.
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犹太性及其形而上性[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4):37-40.
被引量:35
3
宋兆霖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155-6页.
4
魏善浩.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融合的新启示——重评《赫索格》[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1):63-68.
被引量:2
5
菲利普·罗斯 武月明译.《重读索尔·贝娄》[J].《外国文艺》,2001,(5):108-108.
6
Saul Bellow. Herzog, Penguin Books, p164,p165, pl40, p311, p309, p311-312, p341.
7
陈焜.《索尔·贝娄——当代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A].钱 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8
Saul Bellow: Humboldt's Gift, Penguin Books,p299,p256, p175, p339, p347-348, p38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傅勇.
菲利普·罗思与当代美国犹太文学[J]
.外国文学,1997(4):26-33.
被引量:14
2
毛信德.
美国当代现实主义的主要发言人——索尔·贝娄[J]
.外国文学研究,1982,4(2):69-78.
被引量:7
3
傅少武.
论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犹太化”现象[J]
.国外文学,1997(3):45-49.
被引量:13
4
周南翼.
犹太小说中的父亲形象[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2):66-70.
被引量:9
5
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固之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85早版,第49页.
6
索尔·贝娄:《雨王亨德森》,重庆出版杜,1985年版,第200页.
7
张弘.《论贝娄小说的艺术特色》[J].北方论丛,2000,:78-81.
8
Philip Roth,Portnoy's Complaint,New York:Random House,Inc. 1967,p.235.
9
钱满素:《美国当代小说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10
[加]乌斯比(Ousbg,L·) 著,肖安溥,李郊.美国小说五十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共引文献
35
1
池大红,谭素钦.
近五年来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综述[J]
.外国文学研究,2002,24(4):150-154.
被引量:6
2
马晓艳,王红丽.
小说《洪堡的礼物》折射出的人类精神探索的文化主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6):25-26.
被引量:1
3
陈红.
奥齐克小说的叙事艺术和民族关注[J]
.国外文学,2003(1):88-92.
被引量:7
4
张建红.
西姆·罗西德,又一犹太形象[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89-91.
5
祝平.
国内索尔·贝娄研究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2006(5):95-99.
被引量:14
6
殷雪梅.
浅议《雨王汉德森》的犹太性[J]
.理论界,2007(8):214-215.
7
李宛悦.
犹太人道主义的乐观精神——读《店员》看马拉默德[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3):54-57.
8
李扬.
冲突与融合——罗斯小说《美国牧歌》中文化母题的解读[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6):43-46.
被引量:2
9
周皓,张瑛.
《赫索格》结尾解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25-27.
10
廖丽玲.
失衡的家庭——《美国牧歌》的精神解读[J]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4):89-9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9
1
乔国强.
后异化:菲利普·罗斯创作的新视域[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5):56-61.
被引量:14
2
黄凌.
多棱镜下的辛格宗教思想[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6):82-86.
被引量:4
3
任丽波.
“雨王”汉德森的追求之路[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61-63.
被引量:1
4
左金梅.
浅论《洪堡的礼物》的现代主义倾向[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3-67.
被引量:4
5
黄吟.
谈辛格小说鲜明的犹太文学主题[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79-80.
被引量:4
6
刘文松.
多种角度看索尔·贝娄--论诺贝尔奖得主索尔·贝娄的几种传记[J]
.译林,2003(3):198-201.
被引量:1
7
王丽亚.
分歧与对话——后结构主义批评下的叙事学研究[J]
.外国文学评论,1999(4):32-39.
被引量:22
8
傅晓微.
辛格“民族忧煎情结”探析[J]
.外国文学评论,1998(3):27-34.
被引量:9
9
潘维新.
马拉默德短篇小说的象征手法[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8(S1):11-15.
被引量:2
10
陆凡.
索尔·贝娄新著《失言者》评介[J]
.文史哲,1984(6):72-7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史红.
探析索尔·贝娄作品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7):117-118.
2
宋德伟.
新世纪国内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181-184.
被引量:8
3
黄丽娟.
困惑与焦虑的知识分子——普鲁弗洛克与罗金比较[J]
.科教文汇,2007(03S):160-161.
被引量:1
4
乔国强.
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0(1):32-46.
被引量:13
5
童燕芳.
The Waste Land in Henderson the Rain King[J]
.科技信息,2009(23):218-220.
6
李晓君.
试论索尔·贝娄小说的主题[J]
.文学教育,2007(8):101-103.
被引量:1
7
张军,吴建兰,纪楚楚.
索尔·贝娄国内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2016,37(1):77-8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任虎军.
美国犹太小说研究与译介在中国[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2):235-249.
被引量:2
2
吴俊龙.
从《雨王汉德森》看贝娄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思想[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59-61.
被引量:3
3
林莉.
论菲利普·罗斯小说《鬼退场》的叙事策略[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0(4):87-95.
被引量:6
4
唐永辉.
从女性视角看赫索格对马德琳的焦虑[J]
.当代文坛,2010(3):150-152.
被引量:5
5
郑丽.
现代西方人的精神荒原——《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后现代主义解读[J]
.当代外国文学,2010,31(2):13-21.
被引量:2
6
高莉敏.
语言自觉与文化身份建构——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隐含的犹太性[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4):50-54.
被引量:1
7
朴玉.
评菲利普·罗斯在《反美阴谋》中的历史书写策略[J]
.当代外国文学,2010,31(4):83-91.
被引量:10
8
高莉敏.
《美国犹太文学》:文化视域下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9):1-3.
被引量:2
9
唐永辉.
“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从小说《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对女性主义的焦虑与反拨[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156-160.
被引量:3
10
张阳.
物质文明中的人文关怀——对于索尔·贝娄《银碟》的评价[J]
.商情,2011(28):73-74.
1
冯晶.
齐文化浸濡下张炜小说对“流浪”的言说[J]
.济宁学院学报,2013,34(5):5-8.
2
武靖华.
永恒的流浪主题——对《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男主人公的流浪分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3):56-56.
3
赵晓虎.
中国文学中的流浪主题[J]
.山花(下半月),2009(6):152-154.
4
陈玉芳.
论《俄狄普斯王》的流浪主题——从“脚”的意象说起[J]
.黑龙江史志,2008(12X):48-48.
5
谭梦聪.
幸福在哪里——试析《马可瓦多》中存在与幸福的关系问题[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73-75.
被引量:3
6
刘广涛.
文学世界中的“青春流浪”主题初探[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45-49.
被引量:1
7
孙谦.
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小说中的流浪主题[J]
.创作与评论,2014(22):39-44.
被引量:1
8
吴淑严.
《婚礼的成员》精神流浪主题的空间解读[J]
.作家,2013,0(04X):47-48.
9
王泉.
新移民小说的神秘之旅[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27(6):38-40.
10
蒋蕾.
中西文学流浪主题之探究[J]
.山东文学,2008,0(5):78-79.
浙江社会科学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