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主体声音的裂隙及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突围——论反思文学中道家话语的发生问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反思文学的目标在于建构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它的话语构成时,会发现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同质性和总体性的话语实际上潜藏着一些裂隙。由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中复杂的思想资源并非总是同一性的,导致反思文学的文本声音是多重的,分裂的,其中就有道家话语的声音。反思文学的一些作品还借用或汲取了传统道家文化的思想资源,对政治意识形态进行了突围。以上这些都为道家话语在反思文学中言说提供了一种途径,同时也使道家话语在新时期文学中发生得以实现。
作者 刘小平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5,共5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及其演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8(3):59-68. 被引量:7
  • 2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175.
  • 3汪曾祺.汪曾祺文集·小说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 4.庄子[z].,..
  • 5古华.关于《芙蓉镇》的通信[J].星火,1982,(8).
  • 6.晋书·阮籍传[z].,..
  • 7刘梦溪.王蒙的创作和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趋向[J].十月,1980,(5).
  • 8陈骏涛.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王蒙新作《蝴蝶》读后[N].文汇报,1980-8-27.
  • 9王蒙.蝴蝶[J].十月,1980,(4).

共引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