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和自然生态旅游探讨——以英德市为例
被引量:1
Guangdong province less developed district should develop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ecological tourism--take Yinde city as example
出处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9-111,共3页
Special Zone Economy
同被引文献61
-
1慎丽华,蔡礼彬,孙凌燕,韦铭,刘晓.绿色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乡镇经济,2007,23(1):56-60. 被引量:5
-
2苏北春.乡村旅游——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J].乡镇经济,2007,23(4):24-26. 被引量:7
-
3黄杰.生态旅游与泾县经济的关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z1):930-933. 被引量:1
-
4周清炜.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84-87. 被引量:8
-
5张景群,王谊,王金照,吕淑杰,苟小东.陕南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Ⅱ)——陕南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地位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180-183. 被引量:9
-
6方碧姗.通过生态旅游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武夷山生态旅游案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5):303-305. 被引量:7
-
7王国霞,佟连军.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2,17(4):51-53. 被引量:16
-
8朱鸣,郭凤典,阚雅晗.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探析——对湖北秭归县庙垭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特区经济,2004(11):80-81. 被引量:5
-
9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人文地理,2005,20(3):84-87. 被引量:183
-
10郭清霞,姚立新.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最佳发展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455-457.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25
-
1季伟伟.吉安市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2(15):115-117.
-
2朱苏加,李晓楠,杜丽娟,路紫.现代文化地理学对旅游研究的隐喻作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4):72-74. 被引量:1
-
3程燕,牟新利,骆永菊.“一村一品”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以三峡库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7):655-657. 被引量:11
-
4陈蔚辉,林扬波.潮州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40-15242. 被引量:2
-
5骆永菊,程燕,王顺克.“一村一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2):308-310. 被引量:1
-
6曲永青.树“前管理”思想,绝“后补救”隐患——旅行社经营的前管理战略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52-53.
-
7章杰宽,姬梅,朱普选.21世纪中国的可持续旅游——一个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13,39(1):121-129. 被引量:5
-
8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6):984-992. 被引量:43
-
9刘汀,鲁波涛.长三角生态旅游的全面协调性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9(18):103-105. 被引量:5
-
10唐智.浅谈西藏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商,2013(08Z):137-137.
-
1中国红茶之乡——英德[J].中国老区建设,2012(12).
-
2陈同庆,徐颂.粤北山区发展农业和自然生态旅游探讨——以广东省英德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2(4):24-26.
-
3黄思好.交通建设为英德发展提档增速[J].源流,2016,0(10):10-11.
-
4本刊讯.2016中国英德红茶英石旅游文化节开幕[J].广东茶业,2016(5):16-17.
-
5郭满华.英德市区茶叶市场调查综述[J].广东茶叶,2001(3):17-20.
-
6曾文娟.广东英德:助推旅游跨越发展[J].中国财政,2012(14):7-7.
-
7辛露,张帮练.精心编织公路网[J].源流,2001,0(1):18-19.
-
8朱友一.让城里人住“鸟巢”,农村小伙发了[J].致富时代,2009(4):18-19.
-
9钟健波.客房清扫卫生引发的法律思考[J].饭店世界,2006(2):21-21.
-
10英德市市长徐建文到供销社调研[J].广东合作经济,2009(4):5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