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短消息内容安全框架模型
摘要
本文在分析移动短消息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过滤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短消息内容安全监管框架模型。
出处
《计算机安全》
2005年第9期23-25,共3页
Network & Computer Security
共引文献12
-
1潘长勇,胡曾千.DMB-T在多山地区广播覆盖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2005,29(4):59-60. 被引量:1
-
2张景璐,黄元飞.绿色上网现状与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电信科技,2006(8):51-54. 被引量:2
-
3黄元飞,张景璐,古利勇.绿色上网及相关技术发展趋势[J].电信科学,2006,22(9):1-5. 被引量:7
-
4黄景文,丁永生.基于触发器的数据库内容审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4):354-356. 被引量:4
-
5刘素平,丁永生.基于URL的内网服务器监管系统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08,24(12):52-54.
-
6黄元飞.绿色上网及其标准化进展[J].现代电信科技,2009,39(5):29-32. 被引量:1
-
7柳俊.基于Oracle数据库安全审计方法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55-58. 被引量:1
-
8邸晨旭.DVB-S/S2信道中网页内容的盲提取方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7,47(6):1-5. 被引量:3
-
9邸晨旭,王睿.DVB-RCS网络IP数据非合作提取方法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8,44(3):292-296.
-
10谢新洲,张静怡.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内容安全风险升级与治理[J].编辑之友,2024(7):60-66. 被引量:1
-
1邱慧敏,胡春阳.GSM网络中短消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12):148-149.
-
2杨燕,谭成翔,赵宏福.基于IPSec VPN的安全短消息系统[J].计算机安全,2007(10):34-36.
-
3陈雷,丁晓明,李强.GSM短消息系统在远程数据采集中的应用[J].中国数据通信,2003,5(3):58-61. 被引量:21
-
4范武凌.基于CPK的加密短消息系统[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9):292-294.
-
5杨燕,谭成翔.安全短消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8,34(6):124-126. 被引量:6
-
6尤宝山,刘楷锋.基于手机短消息的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9(2):41-43. 被引量:6
-
7张苏弦.统一通信的桥接者Corebridge[J].电脑与电信,2009(10):2-4.
-
8李艳玲.BBS内容安全监管系统框架及其关键技术[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2(2):144-148. 被引量:1
-
9孙立鹏,秦龙,周安民,钱林杰,王渝梅.基于JAVA实现的手机收发短消息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11X):179-181. 被引量:8
-
10张薇,姜洋.基于指纹识别和移动短消息的企业应用身份认证[J].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07(22):1103-1104.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