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警惕“被塑造主体性”的主体教育

Alert to Subjectivity Education Whose Subjectivity Is Molded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多元文化冲突和新旧教学理念转化的背景下,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了"被塑造主体性"的主体教育现象.这里所说"被塑造主体性",并不是指人们所说的人的主动与被动的统一中所表现出来的"被动"属性,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提出的"学生主体性是一种独立或半独立的实体在一定的监护引导和规范下,发挥出来的有限的主体性;表现学生主体性的那些具体的功能特性,如: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因受其‘本质力量'尚处于‘孱弱'阶段的掣肘而只能有限地发挥,且总是与其自身客观具有的依附性、受动性和模仿性发生矛盾,学生主体性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的发生与转化,主要表现为能动性与受动性、自主性与依附性、创造性与模仿性、独特性与共同性."①笔者这里所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完整的形象都是被外部力量所塑造的.
作者 李秀萍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7-37,共1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杨小微.试论学生主体性及其发展条件(全国教学论第六届学术年会交流材料[A]..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专题研究文集第四集)(内部资料)[C].,..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