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85,共10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同被引文献8
-
1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意识形态[J].南方文坛,2002(5):4-7. 被引量:2
-
2王宏图.关于我们这一代人[J].上海文学,1997,0(11):75-80. 被引量:4
-
3王宏图.卡彭铁尔及其新巴罗克主义风格[J].中国比较文学,2001(1):98-103. 被引量:3
-
4钱理群.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想像[J].书城,2006,0(6):12-23. 被引量:3
-
5汪丁丁.我们这一代人的未来[J].读书,1997,0(8):22-26. 被引量:3
-
6叶祝弟.亚美学与现时代的精神状况——美学的凝滞,或凝滞性美学[J].探索与争鸣,2013(12):17-20. 被引量:3
-
7郑兴.“忧郁者”与“以赋为小说”——论王宏图《别了,日耳曼尼亚》[J].南方文坛,2015(1):134-137. 被引量:4
-
8陈晓明.城市里的“断魂人”——略论王宏图的城市书写[J].当代作家评论,2016(2):72-78. 被引量:5
-
1周颖菁,陈丹燕.快乐涨满心灵的时刻——陈丹燕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5(4):21-27. 被引量:4
-
2郜元宝.一种新的上海文学的产生——以《慢船去中国》为例[J].文艺争鸣,2004(1):75-77. 被引量:8
-
3颜水生.试论“红色经典”的仇恨叙事——以《红旗谱》和《青春之歌》为例[J].理论与创作,2007(3):89-92.
-
4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96(2):60-75. 被引量:104
-
5叶世祥.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审美倾向[J].社会观察,2004(11):61-61.
-
6吴艳.《白鹿原》与《飘》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对比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9):93-94.
-
7星竹.幸福就在身边[J].法制资讯,2010,0(5):28-29.
-
8周颖菁.从“自我东方主义”的迷失到反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42-43. 被引量:2
-
9陈粤梅.介绍陈丹燕的长篇力作《慢船去中国》[J].全国新书目,2003,0(10):18-18.
-
10金理.成长的叙事策略——两篇小说的对照阅读[J].书城,2006,0(3):6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