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乡村“城市化”进程与女性“留守者”角色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城市和乡村一直作为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在我国古代,城市主要以政治军事意义存在,<吕氏春秋>中就有"筑城以为君,造郭以为民"的说法,乡与城的关系较为密切.费孝通就曾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的",他又说,"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①这一特殊社会出现的根源是"市"的因素膨胀.关于"市",<易经>中有一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可以见出其商业性质.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工业突飞猛进,中国城市由军事化政治化的城进入"市"的阶段②,社会连接纽带由血缘转为商品,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才由此拉开.尤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城市逐渐显示其物质与观念的双重优势,吸引着农村,一大批农村知识青年自愿放弃土地、放弃乡情以及亲情,挣扎进城.他们在对城市的想象中认识到城市优越于乡村的生存空间,进城并不仅仅意味着一本户口本,更是乡村难以企及的文化场,然而,他们在进城之前传统社会价值观念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深入骨髓,危机正缘于此.
作者 吴妍妍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理论与创作》 2005年第5期20-22,94,共4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