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当成为强化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立足点、突破口,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
王宏华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科技》
2005年第8期62-64,共3页
China Y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大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28
1
韦绥概.
改革普通昆虫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z1):229-230.
被引量:11
2
刘娟.
当代大学生研究能力的内涵及特征解析[J]
.文教资料,2006(18):11-12.
被引量:3
3
刘慧霞,周文红,李坚斌,李凯.
建立学生科研梯队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
.高教论坛,2004(6):43-45.
被引量:8
4
王润孝,李小聪.
构建创新实践平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5(9):37-38.
被引量:59
5
刘军,马建国,李义宝.
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管理因素分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3):36-38.
被引量:5
6
尹喜云,李鹏南.
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6):99-100.
被引量:38
7
张颖香.
刍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9):131-132.
被引量:28
8
汤建彬.
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分析——以苏州大学为例[J]
.中国市场,2007(52):212-213.
被引量:4
9
冯林,张崴.
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机制的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79-180.
被引量:18
10
杨牧磊.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7(7):81-84.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
9
1
何剑,梁铿浩.
论加强对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4):26-27.
被引量:12
2
路楠.
通过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24(6):127-128.
被引量:5
3
路海萍.
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163-164.
被引量:7
4
叶明葱.
地方院校大学生科研训练初探[J]
.三峡高教研究,2011(4):67-68.
5
武建平,靳惠玲.
教育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的探索——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73-75.
6
郑奎.
学生科研能力提升与高校教学改革互动研究[J]
.高教学刊,2015,1(11):40-40.
被引量:2
7
彭睿,李丽.
高校学生科研问题及措施分析[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6):63-65.
8
叶明葱.
地方院校大学生科研训练初探[J]
.新课程(下),2011,0(12):43-43.
被引量:1
9
王厚帅.
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0):255-2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韩滔,金桂,丁淑芳,陈亚琦,蒋纯志.
高校课程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光电薄膜与真空技术课程为例[J]
.湘南学院学报,2022,43(5):92-96.
2
赵凯,毕影,魏珊.
基于评分综合法的农业大学经管类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研究[J]
.高教论坛,2013(2):29-32.
被引量:2
3
孙盛涛.
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并轨问题探究[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4(2):113-115.
被引量:7
4
陈星平,吴俊.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J]
.新西部(理论版),2007(11X):189-190.
被引量:4
5
石芳.
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刍议[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2):19-20.
被引量:1
6
陈忠浓,陈迎红.
试论高校学生科研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信息,2010(21).
被引量:3
7
孙杰,赵宗胜.
对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6):52-54.
8
卞军,魏晓伟.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28(2):85-91.
被引量:25
9
邱启彬.
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1):67-68.
被引量:3
10
罗军明,鲁世强,张国光,艾云龙.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航空特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33-35.
被引量:13
1
李明玉,李德亮,唐启红.
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26(2):41-43.
被引量:1
2
马刚,张申贵,焦玉娟.
加强数学模型教学 培养科研创新能力[J]
.甘肃科技,2009,25(10):154-155.
被引量:2
3
费玉莲,姜波.
提高工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3):84-87.
被引量:12
4
王文交,申莉华,钱宗峰.
在毕业设计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J]
.学园,2012(19):29-30.
被引量:1
5
和淑绵.
研讨式教学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析[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3):31-33.
被引量:3
6
洪恩强,郭文英,孙少华.
论青年教师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大众科技,2006,8(4):144-145.
被引量:15
7
徐圆,陈亚丽.
浅谈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教文汇,2013(25):106-107.
被引量:3
8
吴美琼,吴美兰.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J]
.广西教育,2014,0(43):110-111.
被引量:2
9
李桥.
对农业院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
.现代交际,2014(11):245-245.
被引量:1
10
郝维奇,李志勤,董朝辉.
当代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浅析[J]
.科学与财富,2011(12):11-11.
中国青年科技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