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
10
A Study on Long-Term Mechanism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Safety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作者
邹凤羽
机构地区
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共3页
Rural Economy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长效机制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参考文献
4
1
姜爱林.
关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29(2):10-12.
被引量:21
2
杜青林.
着力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J]
.求是,2004(21):43-45.
被引量:12
3
邹凤羽.
优化粮食生产布局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J]
.农业经济,2004(10):3-4.
被引量:6
4
吴予丹.我国粮情的演变与粮食战略的探讨[N].粮油市场报,2004.06.0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严涛.
大量储存粮食不如适当储备粮食生产能力——关于实行部分粮田休耕的建议[J]
.中国粮食经济,1999,0(8):10-14.
被引量:7
2
羊绍武.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之间的良性循环[J]
.农业经济,1998(1):41-42.
被引量:3
3
曾玉平,毛寒松.
200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判断[J]
.调研世界,1997(3):28-30.
被引量:4
4
封志明,李香莲.
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3):1-5.
被引量:170
5
郭造强.
河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思考[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21(3):34-36.
被引量:10
6
李道亮,傅泽田.
农业结构调整时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若干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1,22(4):10-12.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6
1
马九杰,崔卫杰,朱信凯.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4):14-17.
被引量:107
2
曾福生.
粮食大省的粮食安全责任及实现途径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1-6.
被引量:9
3
匡远配,曾福生.
试论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协调机制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739-1740.
被引量:5
4
张树林,陈温福,徐正进.
全国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计划辽宁项目区的探索与实践[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91-294.
被引量:2
5
林武.
福建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05,23(4):8-11.
被引量:2
6
张建明,尚清芳,祁永安,王旭洲.
甘肃省农业生产风险因素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1):144-148.
被引量:5
7
朱金鹤,傅晨.
粮食直补政策:效应、问题及完善[J]
.新疆农垦经济,2006(7):22-26.
被引量:3
8
赵俊晔,李秀峰,王川.
近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9):9-12.
被引量:20
9
卢昆,郑风田.
财政支农科技投入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J]
.社会科学研究,2007(1):33-37.
被引量:15
10
廖西元,方福平,王志刚.
粮食生产发展核心长效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探讨[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4):14-19.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16
1
郭剑雄.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4):279-282.
被引量:19
2
鲁靖,许成安.
构建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8):29-32.
被引量:38
3
陈玉宇,邢春冰.
农村工业化以及人力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J]
.经济研究,2004,39(8):105-116.
被引量:122
4
蒋辉,周四军.
湖南省粮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4(5):67-70.
被引量:8
5
王修风.
主销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研究[J]
.中国粮食经济,2004(9):8-10.
被引量:2
6
张迪,张凤荣,安萍莉,刘黎明.
中国现阶段后备耕地资源经济供给能力分析[J]
.资源科学,2004,26(5):46-52.
被引量:63
7
金凤君,张晓平,王长征.
中国沿海地区土地利用问题及集约利用途径[J]
.资源科学,2004,26(5):53-60.
被引量:59
8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
.宏观经济研究,2004(9):6-9.
被引量:24
9
朱泽.
建立和完善我国粮食安全体系[J]
.红旗文稿,2004(20):9-12.
被引量:6
10
李仁元.
粮食主产区肩负着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J]
.调研世界,2004(11):7-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0
1
周四军,谢腾云.
中国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的协整研究[J]
.经济数学,2006,23(4):380-385.
被引量:2
2
龙方.
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7-14.
被引量:36
3
胡文海.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08,27(4):885-896.
被引量:30
4
李玉平,蔡运龙.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J]
.干旱区地理,2008,31(6):951-958.
被引量:16
5
侯胜鹏,曾福生.
浅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4):427-429.
被引量:11
6
杨冬英.
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12-16.
7
陈琼,孙建军,路燕.
河南粮食核心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5):29-31.
被引量:1
8
刘英基.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三方博弈及对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10-3113.
被引量:5
9
何秀丽,刘文新.
东北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及增产途径分析——以德惠市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5):304-309.
被引量:5
10
娄益龄.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的成本与收益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2):22-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马云飞.
新形势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现状和对策[J]
.粮食储藏,2021,50(2):52-55.
被引量:3
2
曹洪亮,樊哲文.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状况分析——以江西省南昌县为例[J]
.江西科学,2010,28(1):58-63.
被引量:4
3
何燕,徐世宏,欧钊荣,蒋珍娇,夏小曼.
Evaluations and Suggestions about Effect of Weather in Guangxi on Rice Production[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5):49-54.
被引量:5
4
龙方,曾福生.
论粮食产区与销区关系的协调[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5):520-524.
被引量:8
5
杜建丽,林振山,张真真,刘会玉.
基于EMD的河北省人口净增量与粮食净增量的相关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43-6146.
被引量:1
6
卢玉志,刘晓亮.
我国粮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剖析及对策探讨[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6):57-58.
被引量:1
7
胡文海.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08,27(4):885-896.
被引量:30
8
吴雄周,曾福生.
中国粮食政策补贴转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26-29.
被引量:5
9
贺振.
河南省耕地与粮食变化分析及预测[J]
.生态经济,2008,24(12):106-109.
10
李华香,陈志光.
山东省人口变动与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221-15223.
1
白霞.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J]
.财经界,2014(2):36-36.
2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
.江淮,2014(12):6-6.
3
陈林生.
农业综合开发筑牢粮食安全根基[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7(11):34-34.
4
江苏大力发展聚苯乙烯[J]
.化工经济技术信息,2001(3):6-6.
5
一个村庄的55年——镜坝村的选择[J]
.中国经济周刊,2004(39):14-16.
6
吴颖林,王元培.
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3):131-131.
被引量:1
7
廖洪标.
浅析林区人口老龄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J]
.中国集体经济,2012,0(10S):19-20.
被引量:3
8
李伟.
提升粮食和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J]
.绿叶,2016,0(1):6-10.
9
李俊.
人口少就能致富吗?[J]
.理财(市场版),2013(3):89-89.
10
周玉芝.
威信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思考[J]
.云南农业,2016(5):77-79.
农村经济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