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翟永明的“个体诗学”
被引量:
4
On Zhai Yongming's "Individual Poetic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当代女诗人翟永明的诗歌分析,探讨其“个体诗学”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诗坛的影响,并深入研究其后期试图超越自我的各种努力,以此揭示翟永明“个体诗学”的价值、启示和隐在的症结,为学界提供研究启发。
作者
颜红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1-35,共5页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翟永明
个体诗学
女性诗歌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1
[14]翟永明.黑夜的意识[N].诗歌报,1985-9-21.
2
翟永明.
献给无限的少数人[J]
.诗探索,1999(1):159-16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
1
赵树勤.
当代女性诗学的理论建构及其流变[J]
.文艺研究,2001(2):95-104.
被引量:10
2
张江.
当代诗歌的“断裂”与成长:从顾工到顾城[J]
.文艺研究,2013(7):42-51.
被引量:3
3
张江.
当代诗歌的断裂与成长:从“诵读”到“视读”[J]
.文艺研究,2013(10):5-18.
被引量:5
4
颜红.
突破风格化的双重尝试——论翟永明90年代的诗歌风格转型[J]
.诗探索,2006(1):143-14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2
1
陈超.
“反诗”与“返诗”——论于坚诗歌别样的历史意识和语言态度[J]
.南方文坛,2007(3):12-19.
被引量:10
2
臧棣.
无焦虑写作——谈王敖:他的姿态,他的语感,他的意义[J]
.诗潮,2002(1):29-34.
被引量:3
3
周瓒,于坚,臧棣,伊沙,张闳,桑克,敬文东,朵渔.
当代汉语诗歌关键词[J]
.诗潮,2004(5):66-73.
被引量:2
4
谢冕.
丰富又贫乏的年代——关于当前诗歌的随想[J]
.文学评论,1998(1):112-116.
被引量:31
5
臧棣.
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J]
.文艺争鸣,1996(1):50-59.
被引量:73
6
臧棣.
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J]
.文学评论,1995(6):16-28.
被引量:22
7
胡兆明.
新时期女性诗歌的嬗变[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91-98.
被引量:5
8
胡彦.
女性写作:从身体到经验——兼论当代女作家的创作[J]
.当代文坛,1996(3):33-38.
被引量:12
9
臧棣.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9(8):91-92.
被引量:6
10
张清华.
复活的女娲长歌当哭——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的诞生与女性主义诗歌[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999,0(2):43-4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陈仲义.
黑夜,及其深渊的魅惑——翟永明诗歌论[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1-7.
被引量:7
2
董迎春.
身份认同与走出“身份”——当代“女性诗歌”话语特征新论[J]
.甘肃社会科学,2012(4):229-233.
被引量:6
3
余文翰.
“个体诗学”的内涵与建构——以臧棣为例[J]
.海峡人文学刊,2023,3(3):96-103.
4
徐杰.
新媒介时代女性诗歌的现代性书写[J]
.武陵学刊,2023,48(6):83-9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魏磊.
新时期中国自白诗批评的误区与辨正[J]
.文艺理论研究,2022(2):33-43.
2
董秀丽.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的跨文体写作[J]
.学术交流,2010(1):175-177.
被引量:1
3
曹梦琰.
身体的秘密痕迹——翟永明诗歌论[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27-37.
4
汪洋.
从翟永明的《黑房间》论中国当代独立女性的婚恋观[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3):92-93.
被引量:1
5
罗振亚,李洁.
翟永明文学年谱[J]
.东吴学术,2014(4):113-127.
被引量:6
6
李蓉.
有“性别”的诗歌:论翟永明1990年代以来的创作[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3):74-82.
被引量:1
7
董迎春.
试论20世纪80、90年代“女性诗歌”的书写差异[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9(3):51-56.
8
董迎春,叶亮梅.
女性书写与语言的自觉——新世纪广西女性诗歌论[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33(4):17-22.
9
梁晓冬.
话语权力与主体重构:达菲诗歌的女性身体叙事探究[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1):34-50.
被引量:3
10
魏然.
女性话语下的文化身份在英语谚语中的探究[J]
.校园英语,2019,0(1):178-180.
1
何言宏.
“向光而在”的个体诗学[J]
.诗歌月刊,2016,0(9):6-7.
被引量:1
2
赵静.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J]
.考试周刊,2016,0(30):16-17.
3
林怡.
庾信“性灵说”:中国个体诗学与“文的自觉”的成熟标志——兼议“性灵说”与中国诗学的主体间性[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2):65-67.
被引量:3
4
赵强,陈向春.
从群体到个体:“诗人”一词的传统涵义及诗学内蕴[J]
.广西社会科学,2008(10):150-153.
被引量:3
5
钱志熙.
从群体诗学到个体诗学——前期诗史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J]
.文学遗产,2005(2):16-28.
被引量:30
6
唐晓渡.
“终于被大海摸到了内部”——从大海意象看杨炼漂泊中的写作(节选)[J]
.湖南文学,2007,0(1X):55-61.
7
张晓红.
女性诗歌批评话语的重建[J]
.当代文坛,2009(1):52-55.
被引量:4
8
杨唯希.
个人化写作的知识论分析[J]
.神州,2014(9):273-275.
9
钱志熙.
论《毛诗·大序》在诗歌理论方面的经典价值及其成因[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4):59-66.
被引量:8
10
洪娜.
走出“黑夜”后的平和书写——中国当代女性诗歌[J]
.作家,2008,0(8):10-12.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