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煤炭资源节约标准的社会环境
被引量:6
Build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Coal Resource Saving Standard
出处
《大众标准化》
2005年第9期5-8,共4页
Popular Standardization
同被引文献22
-
1李翕然,丁日佳.能源标准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国矿业,2004,13(11):29-31. 被引量:6
-
2黄玉杰,万迪昉.影响联盟治理结构选择的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27(1):24-27. 被引量:13
-
3王智杰.对山西朔州煤炭工业发展思路探析[J].煤炭企业管理,2005(1):67-68. 被引量:4
-
4史海英,聂锐.江苏省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5,25(3):17-19. 被引量:5
-
5赵明霞,梁嘉骅,仝岩林.抓住机遇,走新型煤炭发展之路——山西煤炭工业发展战略探析[J].煤炭企业管理,2005(6):52-53. 被引量:5
-
6张新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J].生产力研究,2005(6):99-100. 被引量:5
-
7刘玉宝.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障碍及其战略选择[J].枣庄学院学报,2005,22(3):76-79. 被引量:6
-
8姜英,刘峰,刘富.我国煤炭工业标准化现状与发展需求分析[J].煤质技术,2006,21(1):8-11. 被引量:11
-
9汪应宏,郭达志,张海荣,申宝刚.我国煤炭资源势的空间分布及其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225-230. 被引量:52
-
10陈佳鹏,丁日佳,李冬嵬.简析煤炭标准化[J].中国矿业,2007,16(2):18-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6
-
1宁艳丽,许美翠.论科学发展观与山西煤炭产业结构优化途径[J].北方经济(学术版),2006,0(1):63-64. 被引量:3
-
2陈佳鹏,丁日佳,李冬嵬.简析煤炭标准化[J].中国矿业,2007,16(2):18-20. 被引量:2
-
3李月明,眭杨,侯朝濮.山西省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83-84. 被引量:4
-
4王雨平.对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7(2):224-224. 被引量:1
-
5李冬嵬,陈佳鹏.煤炭行业标准化动力机制博弈分析[J].煤炭工程,2011,43(2):123-125. 被引量:3
-
6张迎珍.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7):73-7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8
-
1尹婷婷.对山西煤炭产业改革的哲学反思[J].科技创新导报,2010,7(21):221-221. 被引量:2
-
2李冬嵬,陈佳鹏.煤炭行业标准化动力机制博弈分析[J].煤炭工程,2011,43(2):123-125. 被引量:3
-
3祖明鑫.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后的发展方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2):111-112.
-
4李冬嵬.整合EVA和BSC的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J].经济问题,2012(6):54-56. 被引量:7
-
5王宏英,卫明师,杨昱莅.推进煤炭资源整合 提高煤矿生产力水平[J].煤炭经济研究,2012,32(6):5-8. 被引量:3
-
6张燕.抓住机遇 搞好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工作[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2(7):46-47.
-
7李冬嵬,席庆荣.煤炭企业市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2,44(10):135-137. 被引量:4
-
8关锌.中国煤炭经济浅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11):34-35. 被引量:1
-
9任菊香,杨冬英.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与建议[J].经济师,2012(12):199-200.
-
10周辉.论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山西省煤炭产业发展为对象[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8):36-37. 被引量:1
-
1构建节约型社会:尽快制定我国资源节约标准[J].世界标准信息,2005(10):69-69.
-
2李军.推行资源节约标准 发展江苏循环工业[J].市场周刊,2006,19(6):85-86.
-
3陈健.浅谈林业生态工程[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33):73-73.
-
4梁娟.日照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4(23):127-128. 被引量:3
-
5贾岷峰,贺俊果.山西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思考[J].中国能源,2008,30(9):22-24.
-
6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山西省“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J].企业技术进步,2006(11):7-9.
-
7孙建中.把握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三个特点[J].前进,2005(1):14-15.
-
8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推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意见[J].山西政报,2005,0(Z2):18-21.
-
9薛延忠.把握两个趋向 统筹城乡发展 努力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再上台阶[J].前进,2005(4):6-10.
-
10刘德政.搞好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的安全生产工作[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4):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