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方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比较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分析的人性假定对立和研究对象的差异出发,比较分析了西方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人与制度的关系、制度演化的动力、目标和过程方式等方面的区别,其基本结论是:应正确认识两个理论体系的适用范围。
作者
张双喜
朱必祥
机构地区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3,共6页
Economist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人的演化
马克思经济学
分类号
F091.34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美]D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
[德]马克斯·韦伯 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美]R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11
1
孙现印,张锋涛.
刍议韦伯的理性官僚制模型[J]
.科教文汇,2007(5):175-176.
被引量:3
2
范辉,董捷.
征地中安置补偿标准不合理的产权经济学分析[J]
.农村经济,2004(10):25-27.
被引量:9
3
宋玉波.
略论佛教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6):127-129.
被引量:3
4
张正德.
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J]
.探索,2005(3):20-24.
被引量:4
5
周裕坤.
论法治社会的执政为民[J]
.湖北社会科学,2005(8):32-33.
6
黄文平.
法制转型、不平等与中国的经济增长——1952-2003中国法院诉讼的实证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2007,29(4):32-40.
被引量:10
7
马翠军.
政府增长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与市场成长[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5):35-39.
8
唐稷尧.
集权与分权:中国刑法解释机制的路径考察[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19(3):73-88.
被引量:5
9
叶国文.
权力合法性:一种权力起源模式的思考[J]
.理论与改革,2003(5):15-17.
被引量:5
10
魏光奇,丁海秀.
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3-75.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85
1
汪世锦.
论权威——兼论权威与权力的关系[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6):21-28.
被引量:19
2
林广瑞,王彦林.
论所有制与产权制度的关系[J]
.河北学刊,2007,27(6):159-163.
被引量:1
3
徐文燕.
马克思的制度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
.理论探讨,1999(1):61-63.
被引量:6
4
卫兴华.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思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3):6-10.
被引量:4
5
李松玉.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121-124.
被引量:9
6
孙良,杨宗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
.高校理论战线,2002(3):28-31.
被引量:7
7
陈文新.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理论初探[J]
.求实,2005(2):4-6.
被引量:2
8
李松玉.
制度权威与社会交往[J]
.理论学刊,2005(2):30-33.
被引量:8
9
方竹兰.
论诺思方法与马克思方法的互补性——思考中国转轨阶段的制度分析方法[J]
.学术月刊,2005,37(3):29-34.
被引量:7
10
杰奥佛雷.M.霍奇逊,胡平杰,王国顺.
康芒斯与制度经济学的基础[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5):117-12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李雪莲,刘万明.
“斯堪的纳维亚模式”解读:三种制度观结合的视域[J]
.甘肃社会科学,2007(4):180-184.
2
曹阳.
商品与交易: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制度学派制度分析的比较研究[J]
.经济评论,2007(6):12-16.
被引量:1
3
张福军.
关于国内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述评[J]
.山东社会科学,2008(1):105-108.
被引量:4
4
张福军.
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
.经济学家,2008(3):113-118.
被引量:2
5
于金富.
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研究[J]
.经济纵横,2008(9):26-32.
被引量:12
6
鹿彦,李玉江,于龙.
制度权威——一个经济学视角[J]
.前沿,2010(1):63-66.
7
刘金石.
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主义:理论、目的与方法的比较[J]
.改革与战略,2016,0(9):16-2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薛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研究[J]
.理论月刊,2009(4):12-14.
被引量:3
2
盖凯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非主流经济学范式比较与耦合的整体视域[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2):5-9.
被引量:1
3
胡家勇,杨新铭,陆梦龙.
2008年政治经济学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9(1):81-85.
被引量:1
4
杨钢.
浅析川渝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2):25-28.
5
王仕军,李德中.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错谬研究述评[J]
.开放导报,2009(4):49-52.
被引量:2
6
刘振中,刘俊浩.
新疆地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09,15(5):44-48.
被引量:2
7
高煜,李勇,刘欣.
新中国60年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轨迹与特征[J]
.经济纵横,2010(1):65-68.
被引量:1
8
王胜利,张棉.
马克思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制度变迁分析框架的比较研究[J]
.经济纵横,2010(6):34-38.
被引量:3
9
李云海.
产权理论的微观基础——西方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差异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0(11):6-8.
被引量:1
10
陈永清.
本土化与规范化:一个综合类经济学期刊所载论文引发的思考——《经济评论》近5年所载文章一瞥[J]
.经济评论,2010(6):27-30.
1
顾晓安,肖松华.
论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8(6):289-289.
2
王亮.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与西方制度经济学的比较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5):42-45.
3
李萍.
制度与体制通用的必要说明[J]
.江淮论坛,1997(2):35-37.
4
张晓波.
人性假定:经济学视角下的解读[J]
.生产力研究,2013(3):21-23.
5
曹阳.
商品与交易: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制度学派制度分析的比较研究[J]
.经济评论,2007(6):12-16.
被引量:1
6
曾昭宁.
从西方制度经济学的崛起看我国经济理论的重构[J]
.中州学刊,1995(2):27-30.
7
卢新波.
过渡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不同研究视角[J]
.经济学家,2002(6):68-73.
8
雷达,胡曙光.
西方制度经济学与正统经济学的关系[J]
.教学与研究,1998(9):49-53.
9
程恩富,伍山林.
西方制度经济学:传统与现代理论[J]
.财经研究,1998,24(4):41-44.
被引量:6
10
王圆圆.
经济人理论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7):200-202.
被引量:1
经济学家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