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了金融产品开发的一般过程,把金融产品开发分为前期准备工作、实体金融产品开发和金融产品维护三个部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76-77,共2页
Commercial
参考文献1
-
1(英)亚瑟·梅丹著 王松奇译.《金融服务营销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1)..
同被引文献19
-
1马扬,凡雨.导向需求周期论及其技术创新的演变[J].科学管理研究,1999,17(1):10-14. 被引量:4
-
2杨国祥.论消费者需求的创造[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75-77. 被引量:3
-
3罗永泰.隐性营销的形成与应用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2):47-50. 被引量:13
-
4张学军.论信息的隐性需求[J].现代情报,2004,24(12):58-59. 被引量:10
-
5何晓群,王作成.顾客需求的识别[J].市场研究,2005(1):26-27. 被引量:4
-
6张承津.论市场消费需求流行[J].商业研究,2005(3):83-84. 被引量:3
-
7吴江华.高校图书馆读者隐性需求问题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7(4):56-57. 被引量:15
-
8王千红,张万朋.我国金融产品的开发定位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10):33-36. 被引量:2
-
9Patrick Vermeulen,2004.Managing Product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 Firm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2):43-50.
-
10Kevin Zheng Zhou,2006.Innovation,Imitation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The Case of China[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35):394-402.
二级引证文献4
-
1陈向阳,邓小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隐性需求与创新[J].金融论坛,2008,13(8):43-47. 被引量:4
-
2应剑波.谈隐性需求在银行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09(6):76-77.
-
3李靖华,马鑫.新服务开发研究走向何处?——Vermeulen P A M路径及其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4):42-52. 被引量:3
-
4杨冬梅,高炳学,石小滨.虚拟概念产品设计与企业效益[J].经营与管理,2003(8):29-30. 被引量:1
-
1沙石火.应在服务层次上争夺空间[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8):53-53.
-
2杨志林.金融产品开发(一)[J].上海投资,1995(3):55-58.
-
3何铁林,靳生.国际银行业并购利弊分析[J].时代金融,2006,0(4X):17-18. 被引量:1
-
4钱建忠.抓好“四找” 突出重点 努力实现存款工作的新发展[J].国际金融,2001(9):9-11.
-
5杨志林.金融产品开发(二)[J].上海投资,1995(4):54-57.
-
6陈义龙,孙晓峰,北京市政府研究室.风险投资的一般过程及其评价标准[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14(2):45-47. 被引量:3
-
7东朝晖.对套利定价理论及应用的认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0(5):144-148. 被引量:9
-
8李冰.金融产品开发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J].中国中小企业,2003(1):42-43. 被引量:1
-
9本刊特约评论员.稳步推进金融机构综合经营 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上海金融,2008(7):1-1.
-
10张家望.关于加强金融产品开发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4(9):6-8.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