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闽东“双季稻-蚕豆(榨菜)”三熟高效种植模式
被引量:
1
Application of Effective Rotation Model of "two-crop paddy-Horsebean (or Brassica Junce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闽东地区近年来种植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双季稻-蚕豆(榨菜)”三熟高效种植模式,指出其推广对缺粮地区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孙兰葆
机构地区
福建省宁德市农技站
出处
《中国稻米》
2005年第5期46-47,共2页
China Rice
关键词
水稻
蔬菜
三熟
种植模式
高效种植模式
闽东地区
双季稻
榨菜
蚕豆
种植规模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9
1
孙鲁威.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系列报道之三——种植业调整:改革耕作制度 挖掘单产潜力[J]
.农家参谋,2002(3):1-1.
被引量:1
2
卢炳茂.
红壤烟区不同复合群体种植方式的研究[J]
.福建稻麦科技,2004,22(2):9-12.
被引量:2
3
滕建军.
稻鸭共栖的矛盾与对策[J]
.家畜生态,1994,15(1):25-27.
被引量:10
4
郑钦玉,王光明,朱自均,李兴平,李登国.
稻鸭鱼种养模式的生态效应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4):373-375.
被引量:4
5
马新明,陆建飞.
论种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13(2):1-6.
被引量:15
6
陈为康,沈年桥.
大棚番茄—夏大白菜—晚稻高效种植模式[J]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5):29-30.
被引量:2
7
加庆阳,吕业成,徐润生,万云巧.
珠三角地区白瓜/中晚稻/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J]
.广西农学报,2006,21(3):13-15.
被引量:1
8
邹超亚,陈颖,朱志强.
贵州耕作制度改革的思路与优化模式的选择[J]
.耕作与栽培,1997(1):1-4.
被引量:3
9
黄国勤.
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的演变和发展[J]
.中国稻米,1997,3(4):3-8.
被引量:8
10
赵其国.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19(5):267-271.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
1
王辉,屠乃美.
稻田种植制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6,20(5):498-503.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高菊生,徐明岗,曹卫东,聂军,董春华,文石林.
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28年对水稻产量及田间杂草多样性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155-159.
被引量:17
2
高菊生,曹卫东,董春华,徐明岗,曾希柏,文石林.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10,24(6):672-676.
被引量:41
3
高菊生,曹卫东,李冬初,徐明岗,曾希柏,聂军,张文菊.
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1,31(16):4542-4548.
被引量:158
4
张万良,尹光庭,黄松青,匡勇,张庆富,张浩然,周冀衡,范长东.
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南方水网烟区复种模式[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57-359.
被引量:7
5
高菊生,徐明岗,董春华,黄晶,曹卫东,曾希柏,文石林,聂军.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3,39(2):343-349.
被引量:188
6
周春火,潘晓华,吴建富,石庆华.
不同复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2):304-311.
被引量:15
7
李晓云,黄玛兰,杨柏寒.
长江中下游传统粮棉产区扩大玉米生产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8-62.
被引量:3
8
刘梦,冉清红,王华静.
自贡市稻田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2):292-299.
被引量:2
9
万水霞,朱宏斌,唐杉,郭熙盛,王允青.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3):79-83.
被引量:10
10
万水霞,唐杉,蒋光月,李帆,郭熙盛,王允青,曹卫东.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6,25(6):109-117.
被引量:59
1
郑才法,叶建明.
粮食产量增长速度为什么下降了?——原衢州市廿里乡调查[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86(1):67-69.
2
刘凤彦.
佛山市桑蔗生产应予扶持[J]
.农业技术经济,1984(8):40-42.
3
胡世平,胡志国,何龙.
大方县高效示范园区的高效种植模式[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43-6743.
被引量:1
4
王岳钧,吴早贵.
浙江省“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模式发展状况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2014,55(2):149-151.
被引量:10
5
柯习海,孙重榜.
和县20年来种植结构调整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623-624.
6
王英杰.
沙地高效种植模式[J]
.河北农业,1999(10):17-17.
7
江洲炫.
家庭农场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J]
.江苏农村经济,2015,0(4):59-59.
8
张顺荣.
一池年养三熟成鱼[J]
.重庆水产,1997(2):7-9.
9
尹艺林,张绪聪,刘洪.
六安市蔬菜高效种植模式调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2-44.
被引量:10
10
李洪军.
林果套药材“三种两收”新模式[J]
.农村新技术,2004(11):4-5.
被引量:1
中国稻米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