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权理念映照下的刑事司法改革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我国的司法改革开始推行到现在,已有了十几个年头,司法改革已逐渐进人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我们在前一阶段的司法改革中所忽略或者故意绕过的一些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了我国继续推进刑事司法改革的障碍。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能否成功。
作者
陈卫东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3,共6页
The Jurist
关键词
刑事司法改革
人权理念
映照
视点
故意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621.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陈卫东.
刑事诉讼法学的系统论趋向[J]
.法商研究,2005,22(1):22-25.
被引量:9
2
崔敏.
研究国际司法准则 推进中国司法改革──评介《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J]
.政法论坛,1999,17(1):126-127.
被引量:2
3
程味秋 杨宇冠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陈兴良.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2,14(1):10-1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6
1
吴茜.
对网上侦查原理及其实现途径的思考[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2):56-59.
被引量:6
2
李锡海.
法律全球化与侦查工作法治化[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1):17-23.
被引量:7
3
赵德刚.
借鉴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推进我国刑事司法改革[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5,19(1):31-34.
被引量:1
4
姜涛.
刑事审判视野中的刑事政策分析[J]
.理论与改革,2005(3):133-136.
5
匡科.
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改革论纲[J]
.理论与改革,2006(3):123-126.
被引量:2
6
宋远升,姜茂坤.
系统论视野下的侦查行为经济效益分析[J]
.政法学刊,2006,23(6):16-21.
被引量:8
7
韦群林.
中国司法改革研究述评[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5):100-105.
8
卢乐云.
检察机关初查制度之价值评析及其实现——以法律监督权为视角[J]
.中国法学,2010(1):134-145.
被引量:14
9
林喜芬.
“两个证据规定”颁行背景的理论解读[J]
.北方法学,2012,6(1):117-124.
被引量:7
10
蒋勇.
侦查讯问之殇:“求真”话语下的法治困境——基于讯问策略的分析[J]
.西部法学评论,2013(2):94-10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5
1
张淑平.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公安侦查改革[J]
.公安研究,2008,0(5):19-27.
被引量:1
2
龙宗智.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论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J]
.政法论坛,2004,22(5):80-92.
被引量:33
3
汪海燕.
法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及启示[J]
.金陵法律评论,2003(2):144-158.
被引量:7
4
顾永忠,薛峰,张朝霞.
日本近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赴日考察报告[J]
.比较法研究,2005,19(2):114-130.
被引量:46
5
黄伟明.
论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J]
.法学论坛,2005,20(6):84-88.
被引量:3
6
许斌龙.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7):210-215.
被引量:4
7
谢佑平,王珂.
论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应有视角和立场——以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比较为中心[J]
.法学论坛,2006,21(5):57-66.
被引量:4
8
樊崇义,夏红.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J]
.人民检察,2007(06S):24-28.
被引量:3
9
罗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构建刑事诉讼制度-聚焦刑事诉讼法学2008年年会》,载《检察日报》2008年10月7日.
10
谢佑平.
科学发展观与刑事诉讼规律的认同[J]
.法学杂志,2007,28(5):36-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任华哲,刘洋.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4):499-506.
被引量:2
2
周宗良.
三次理念变迁下的中国刑事司法改革——以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切入点[J]
.福建法学,2013(1):28-34.
被引量:1
3
邹娟.
论人权与刑事司法的关系[J]
.市场周刊,2013,26(7):128-128.
4
邹娟.
论人权与刑事司法的关系[J]
.市场周刊,2014,27(1):125-126.
5
徐文.
新形势下的公诉工作转型路径[J]
.法制博览,2018(28):106-107.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左卫民.
背景与方略: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改前瞻——基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思考[J]
.现代法学,2015,37(4):3-11.
被引量:12
2
包献荣.
员额制改革对刑事司法的影响[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1):69-72.
3
步洋洋.
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化的三重维度[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6):75-90.
被引量:2
1
杨阳.
论现代刑事诉讼法之人权理念[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3):249-249.
2
阿布力克木·居马(译).
论中国警察人权理念的建构[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维文版),2005(2):11-19.
3
高春兴.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问题之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7(1):24-30.
被引量:4
4
周州.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完善[J]
.才智,2008,0(2):9-9.
被引量:1
5
马玉达.
人权保障视角下公安执法工作研究[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3(5):85-85.
被引量:1
6
陈立中.
论中国共产党人权理念发展的时代性[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1):14-16.
7
严征.
试论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5):47-48.
被引量:1
8
汤怡蓉.
泰山之责:中华民族的精神映照[J]
.新安全,2001,0(11):9-9.
9
李威,戴斌.
弱势群体保障的法理基础[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7):292-292.
10
胡志强.
调整自己 迫在眉睫[J]
.工会博览,2016,0(9):40-40.
法学家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