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大众传媒的不良内容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杨新海、马家爵令人发指的犯罪,曾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这两起案例如同一个多棱体,不同的角度透射出不同的问题.从传播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这两起案例反映出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其传播的不良内容的负面影响问题.
作者
许鸿艳
机构地区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1-33,共3页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负面影响
青少年成长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
社会化过程
社会热点
传播学
杨新海
马家爵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
朱智贤.《青少年心理的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10
1
齐爱军.
论新闻作为一种叙事性存在[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6):33-35.
被引量:6
2
王凤翔.
广告主对大众媒体的影响与控制分析——基于“广告话语权”视角并以中国医药、保健品广告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4(3):7-14.
被引量:9
3
李斌.
网络传播中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道德预警[J]
.新闻界,2009(2):33-34.
被引量:4
4
钟克勋.
清除滋生假新闻的土壤[J]
.新闻爱好者,2010(8):12-13.
5
齐浩.
互联网信息传播及规范治理[J]
.新闻爱好者,2011(4):40-41.
被引量:2
6
王文军.
法治新闻报道的传播学分析[J]
.法学,2011(9):54-60.
被引量:10
7
丁小然,李明娟.
网络跨文化传播:现代文化差异互动的一种诠释[J]
.山东社会科学,2013(9):184-188.
被引量:5
8
艾梦璇.
新媒体时代微博粉丝行为研究[J]
.新闻世界,2013(8):255-256.
9
曹玉月.
微信的传播形态探析[J]
.传媒观察,2013(11):36-38.
被引量:5
10
张培君.
从“应声虫”到“解读者”[J]
.新闻爱好者,2004(1):34-34.
同被引文献
24
1
张千山.
试论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J]
.当代青年研究,2000(6):9-11.
被引量:6
2
万小平.
试论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年的影响[J]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71-74.
被引量:2
3
郭庆光.传媒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2-163.
4
原鹏.
略论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2-15.
被引量:5
5
陈绚.
数字化媒体传播内容管理限制式微[J]
.国际新闻界,2007,29(11):25-30.
被引量:5
6
付玉辉.
试论数字媒体内容国家监管体系变革的现实可能性[J]
.国际新闻界,2007,29(11):36-40.
被引量:5
7
陈安娜.新媒体环境中的报纸该如何突围[N].中国图书商报,2011.
8
尹韵公.
从“互联网站”到“网络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网络学解读[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4(4):2-4.
被引量:6
9
解学芳,臧志彭.
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生态安全危机与化解[J]
.情报科学,2008,26(5):767-773.
被引量:18
10
何晶.
大众传媒推行的“中产”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影响[J]
.中国青年研究,2008(11):76-8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李静.
大众传媒价值观的失序与大学生德育策略[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8):82-85.
被引量:3
2
卢俊雅.
浅析新媒体时代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J]
.中国报业,2015,0(8):15-16.
被引量:15
3
庞燕,程艳林,章永文.
功利的幻想:网络小说不良内容的危害及治理路径[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6):77-80.
4
李熠.
新媒体信息传播与教育创新[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9):229-231.
被引量:4
5
王丹.
试论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年的影响[J]
.新闻战线,2017(7X):119-120.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吴平浩.
略论秘书适应新媒体环境协助领导决策[J]
.活力,2018,0(20):75-75.
2
严璐,何清湖.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其新媒体传播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8,24(24):43-45.
被引量:4
3
宋海鹤.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探究[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25(3):122-124.
被引量:3
4
王红.
新媒体时代秘书媒介素养培育的思考与实践[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16(3):125-128.
5
安妮.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把关人角色研究[J]
.智能城市,2017,3(11):12-13.
被引量:2
6
李玉娟,齐虎.
浅析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的传播困境与出路——以乐山川剧嘉阳河流派为例[J]
.戏剧之家,2017(22):11-14.
被引量:2
7
游庆辉.
新媒体时代舆情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18,4(16):74-75.
被引量:1
8
杜鹃.
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J]
.采写编,2016,0(4):138-139.
被引量:5
9
唐业仁.
大众传媒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发展特点研究[J]
.中国报业,2012,0(03X):237-238.
10
赖水香.
基于传媒影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策略探讨[J]
.中国报业,2012,0(03X):243-244.
被引量:1
1
博客[J]
.科技与法律,2007(4):105-105.
2
谢丽丽.
农家少年缘何变成杀人狂魔[J]
.生活与健康,2004(4):38-41.
3
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清理含有不良内容广告[J]
.中国广播,2004(5):35-35.
4
吉顺权.
微博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图书情报研究,2013,6(1):20-24.
被引量:2
5
马景云.
没有"和谐"字眼的和谐力作[J]
.瞭望,2005(20):3-3.
6
梧槐,占锋.
“杀人魔王”杨新海的死亡人生[J]
.法制与经济,2004,13(3):7-10.
被引量:1
7
胡蕊.
解读“马家爵案件”报道的人文关怀误区[J]
.中国广播,2004(6):45-47.
8
宋晓晖.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发展及其人权法基础探析[J]
.人权,2010(5):40-43.
被引量:1
9
张健.
复合焦点叙事视角的形成与得失——新闻生产社会学视野中的《法治在线》[J]
.中国电视,2006(10):26-29.
被引量:2
10
梁振廷.
与杀人恶魔杨新海面对面[J]
.新闻爱好者,2004(6):43-43.
新闻知识
200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