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树状式生长 蛙跳式拓展——地方单科性院校增设专业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3
Growing As the Shape of Trees and Expanding As the Jumping of Frog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水平事关学校发展全局,在增设专业中,运用树状式生长和蛙跳式拓展的专业扩展模式,有效地打破了学校发展瓶颈,促进了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
梅亚明
机构地区
浙江林学院教育发展中心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8,共3页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关键词
本科专业
扩展模式
高等学校
实践与思考
生长
增设
院校
学校发展
整体水平
发展瓶颈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7
参考文献
5
1
梅亚明,洪世梅.
面向区域 结合实际 开展专业建设[J]
.中国林业教育,1999(4):32-33.
被引量:2
2
林蕙青.
适应新形势 加速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J]
.中国高等教育,2000(23):3-5.
被引量:40
3
李丹青.
学科建设:转型期高校发展的根本[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2):1-4.
被引量:7
4
汪厚植.
优化学科结构 办出学校特色[J]
.中国高教研究,2000(1):18-20.
被引量:10
5
张文修,王琳.
高等学校学科结构调整的目标与方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1):56-5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大中.
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1):7-9.
被引量:58
2
胡建雄等:《学科组织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潘云鹤,顾建民.
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3):8-12.
被引量:44
4
钱易.
可持续发展与科技、教育[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4):1-5.
被引量:5
5
刘献君.
论高校学科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5):16-20.
被引量:414
6
王建华.
高等教育学的演进——学科制度的视角[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1):36-42.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56
1
张岚.
理工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2,11(2):8-10.
2
吴杨,金泽虎.
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02,4(3):93-99.
3
傅进军,金月华.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结构[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53-56.
被引量:1
4
覃利.
论教学型高校学科建设的途径[J]
.池州师专学报,2004,18(5):95-98.
被引量:4
5
周小萍.
我院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58-60.
被引量:6
6
钟凯凯.
在大众化进程中高等学校增设专业因素探讨[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16-19.
被引量:1
7
杨英顺.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2005(2):39-42.
被引量:14
8
江嘉运,肖力光.
建设材料学科新型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05,14(2):48-51.
被引量:8
9
冯玉明.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策略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5):88-90.
被引量:3
10
杨二辉.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市场机制分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1):34-36.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8
1
吕莹.
关于单科性院校迈向多科性大学之浅见[J]
.中国经贸,2009(18):254-255.
被引量:2
2
王法敏.
单科性院校新增专业问题及建议[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75-78.
被引量:2
3
汪厚植.
优化学科结构 办出学校特色[J]
.中国高教研究,2000(1):18-20.
被引量:10
4
林蕙青.
适应新形势 加速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J]
.中国高等教育,2000(23):3-5.
被引量:40
5
吴良镛.
关于山水城市[J]
.城市发展研究,2001,8(2):17-18.
被引量:63
6
何万国,蔡宗模,杨正强.
我国高校分类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6(2):60-66.
被引量:23
7
顾永安.
应用本科专业集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J]
.中国高等教育,2016(22):35-38.
被引量:113
8
王雁,彭镇华,王成.
21世纪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的趋势[J]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6):748-753.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3
1
梅亚明.
基于城市森林建设的林学专业改造[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8):138-139.
被引量:1
2
梅亚明.
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7):68-69.
被引量:51
3
孔祥金,刘薇薇,孙宏亮.
独立建制普通本科医药院校专业设置“泛化”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J]
.医学与哲学(A),2017,38(11):71-7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马廷奇,王俊飞.
从专业到专业群: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产业需求逻辑[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11-15.
被引量:48
2
朱俊.
知识编码与组群逻辑:“双高计划”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组织变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1):153-159.
被引量:17
3
洪世梅.
建设生态大学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3A):62-64.
被引量:21
4
张萍,吴丽君,初勤亭,罗红飞.
依托特色专业 构建优势专业群[J]
.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41-142.
被引量:6
5
张萍,吴丽君,初勤亭,罗红飞.
依托“空调工程技术”特色专业构建优势专业群[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7):43-44.
被引量:2
6
罗勇武,刘毓,肖冰,易峥英,何芸.
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
.职教论坛,2008,24(11):19-22.
被引量:47
7
徐秀萍.
基于集群理论的高校专业设置[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37-42.
被引量:7
8
唐金鹏,李玲琳.
专业群背景下的软件专业课程开发[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8):106-108.
9
高红梅.
专业集群建设:提升区域职业教育质量的思路创新——以辽宁为例[J]
.成人教育,2010,30(11):16-18.
被引量:6
10
钱结海.
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5):62-66.
被引量:12
1
唐轶媛,赵迎新,梁建烈.
高校理工科专业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S1):144-146.
被引量:5
2
李静,王秀伟.
河北省幼师生绘本剧表演教学研究[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5):79-80.
3
卢淑琴.
关于大学增设和调整专业的思考[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21(3):4-5.
4
王国强,王令超,李春发,杨培勇.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2):32-35.
被引量:29
5
周华胜.
比嘴巴[J]
.小学生导刊(低年级版),2005,0(11):24-25.
6
郭腾.
体会坚持[J]
.中学语数外(初中版),2004(8):6-6.
7
谢锦程.
魔鬼星期五[J]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2007(Z1):59-60.
8
李一凡.
青蛙跳出井口后——续写《坐井观天》[J]
.花火(C版),2005,0(Z1):58-58.
9
张金晶.
爱面子的公鸡[J]
.小学生导刊(低年级版),2005,0(9):8-9.
10
无尘,少丹.
长眼睛的裤子[J]
.课外生活,2012(4):31-3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