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刑法解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刑法解释是解释者采纳社会大致可接受的价值判断标准,并考虑社会需求而进行价值判断的结果,因而具有主观性。但刑法解释所依据的法律文本和法律事实是客观的,得出的结论也是解释者的主观判断客观化的产物,因而刑法解释又具有客观性。刑法解释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过程,是受刑法法律文本与法律事实制约的刑法解释者的主观创造性活动。
作者 院晓苗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96,99,共3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38

  • 1陈弘毅.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J].中国法学,1997(3):106-114. 被引量:48
  • 2[美]波斯纳 苏力.法理学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 3[法]勒内·达维德 漆竹生 译.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 4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7.78.
  • 5谢辉 陈金钊.法律:诠释与应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6.[英]温斯坦莱文选(中译本)[A].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1.
  • 7董槔.司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3.
  • 8[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M].杨百揆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1.
  • 9[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24.
  • 10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A].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8.

共引文献125

同被引文献35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