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宋人的诗词之辨
被引量:
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hi and Ci in the Peopl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宋人的诗词之辨是词学史上的重要论题。唐、五代、北宋时期,词体的娱乐性质使它难免“小道”、“卑体”的歧视,此时的诗词之辨建立在对词体否定的基础之上,探讨诗词之辨是为了将词体区别于诗体而加以排斥。宋南渡前后,诗词之辨主要涉及词体的音律和风格问题,代表人物为李清照等;南宋末年,诗词之辨更为深入,沈义父、张炎可为代表。
作者
孙克强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6-210,共5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关键词
词体
诗体
唐宋人
诗词之辨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1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词话丛编》[M].,..
2
.《后山诗话》[A]..《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九[C].,..
3
.《能改斋词话》卷一[M].,..
4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M].,..
5
.《侯鲭录》卷八[M].,..
6
.《梦溪笔谈》卷五《乐律》[M].,..
7
.《碧鸡漫志》卷一[M].,..
8
.《吕圣求词序》[A]..《百家词》[C].,..
9
.《双溪诗余自序》[A]..《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C].,..
10
.《翁应星乐府序》[A]..《后村大全集》卷九十七[C].,..
共引文献
10
1
仲晓婷.
《文章辨体》的文体分类数目考[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5):14-16.
2
曾遂今.
音乐传播规则论[J]
.音乐研究,2006(3):76-84.
被引量:7
3
陈先汀.
刍议刘克庄词学思想[J]
.东南学术,2007(6):161-165.
4
易闻晓.
黄庭坚诗学与宋人诗话的论诗取向[J]
.文学遗产,2008(4):59-69.
被引量:4
5
孙克强.
词学史上的清空论[J]
.文学遗产,2009(1):51-57.
被引量:10
6
莫砺锋.
论唐诗意象的密度[J]
.学术月刊,2010,42(11):103-111.
被引量:15
7
岳淑珍.
王世贞的词学观及其对明代词学的影响[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6-143.
被引量:6
8
毛元佑.
宋初文武臣僚处世态度之心理分析[J]
.中国史研究,1991(1):72-83.
被引量:1
9
沈松勤.
两宋词坛雅俗之辨的文化阐释[J]
.社会科学战线,2002(2):82-92.
被引量:4
10
杨海明.
角色转换与“词为艳科”[J]
.文学遗产,2004(2):52-5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刘尊明.
试论温庭筠词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色[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6):60-64.
被引量:3
2
廖美英,龙建国.
缠令与唱赚考论[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3):61-62.
被引量:7
3
袁行霈.
拂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的《兰陵王·柳》[J]
.文史知识,1983,0(9):53-5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孙克强.
试论唐宋词坛词体观的演进——以《花间集叙》《词论》《乐府指迷》为中心[J]
.文学遗产,2017(2):72-8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邓江涛.
花间词派词人的群落划分及风格[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32(11):40-42.
2
吴琼.
近五年来宋词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3):62-70.
被引量:2
3
王娟.
晚清词坛的词学理论研究——兼论“重、拙、大”的文学史意义[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5):28-34.
4
邓江涛.
花间词体的文学意义[J]
.黑河学院学报,2019,10(10):179-180.
5
吴雅楠.
明人增修《花间集》选本研究[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0(4):32-37.
被引量:1
6
李梦露.
21世纪前二十年(2001-2020)李清照《词论》研究综述[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10):155-157.
7
杨吉华.
“文人词”视野下的稼轩词及其文本意义考察——重审“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层级结构[J]
.文艺理论研究,2023(4):162-171.
被引量:1
8
王一伟.
浅谈花间词体抒情技巧的运用[J]
.中国文艺家,2018(9):71-72.
1
黄利平.
词·酒·人生——以李清照的酒词观其南渡前后的生活状态[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23(1):54-56.
被引量:3
2
王绪代.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J]
.文学教育,2008(15):73-73.
被引量:1
3
廖冬萍.
朱敦儒两度隐逸探微[J]
.文学界(理论版),2010(3):193-193.
4
张仲英,郭艳华.
两宋剧变对张元干思想和词风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9):130-132.
被引量:2
5
傅正谷.
再论梦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关于风格问题[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64-70.
6
王静.
蓄势而勃发——浅析《二十四诗品·雄浑》[J]
.语文月刊,2017(1):84-85.
7
田园.
李清照词作的叙事空间探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9):107-108.
被引量:3
8
林小斐.
由宋徽宗、李清照看北宋南渡前后的艺术[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0(1):57-59.
9
石南征.
当代苏联文学理论的风格问题[J]
.苏联文学,1987(3):101-110.
10
周秀勤.
让文学的历史还原历史的文学——邓国栋先生《苏辛词选笺释》细读[J]
.秘书,2014(4):40-41.
中州学刊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