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肃省封山育林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迅速扩大和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途径,也是投入少、较为经济的一种森林植被恢复方法。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封山育林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针对全省封山育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
作者
苟树屏
机构地区
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甘肃科技》
2005年第9期10-11,共2页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封山育林
现状
发展思路
分类号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徐国祯.
中国封山育林制度的发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1):41-45.
被引量:14
2
王国洪,钟育谦.
封山育林是加快江苏省高效生态林业建设步伐的重要途径[J]
.华东森林经理,1999,13(3):4-6.
被引量:1
3
GB/T 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S],200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大词典[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
2
〈德〉赫尔曼格拉夫哈尔茨费德主编 沈照仁 等译.生态林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3
徐国祯.乡村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13
1
梁军,张星耀.
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与措施[J]
.中国森林病虫,2004,23(6):1-8.
被引量:30
2
梁军,张星耀.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J]
.林业科学,2005,41(4):168-176.
被引量:49
3
彭镇华,董林水,张旭东,周金星.
植被封禁保护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J]
.世界林业研究,2006,19(2):61-67.
被引量:5
4
王本洋,罗富和,甄学宁.
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对老子哲学的回归[J]
.广东林业科技,2006,22(2):85-88.
被引量:1
5
罗攀柱,章建文,吴树波.
封山育林在我国扩大森林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
.生态经济,2007,23(6):99-103.
被引量:3
6
屈红军,牟长城.
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恢复的相关问题研究[J]
.森林工程,2008,24(3):17-20.
被引量:14
7
徐国祯.
试论森林生态系统是一类复杂适应性系统[J]
.世界林业研究,2008,21(3):6-10.
被引量:5
8
徐国祯.
对“林木市场成熟理论”提出的探讨与商榷[J]
.林业经济问题,2010,30(2):98-103.
被引量:1
9
刘建国.
论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博览,2013(25):285-285.
10
霍成义.
海晏县新建生态公益性项目概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15(4):186-187.
同被引文献
16
1
刘德胜 吴中能.封山育林与水土保持及减灾防灾的作用.安徽林业科技,1999,(3):21-24.
2
林长榕.假日是一种新资源[N].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0-5-11(第三版).
3
许传德.
封山育林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林业建设,1997(5):30-32.
被引量:2
4
武智双.
内蒙古封育飞播造林新举措[J]
.内蒙古林业,2008(6):22-22.
被引量:1
5
张承永.
略谈封山育林建设[J]
.绿色科技,2010(4):56-57.
被引量:5
6
姜娟.
封山育林技术措施的探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4):378-378.
被引量:5
7
王永安.
封山育林的生态经济作用[J]
.世界林业研究,2000,13(3):19-25.
被引量:30
8
陈凤娟,陈凤艳.
河北山区封山育林综合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0):166-167.
被引量:3
9
孟好军,张宏斌,徐柏林,刘建勋,李秉新,成彩霞.
祁连山区造林地封育效果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12):22-26.
被引量:6
10
萧江华.
重视发挥竹林的生态功能效益[J]
.林业经济,2001(1):31-34.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4
1
祁玉德,刘建泉,孙建忠.
东大河林区封山育林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224-225.
被引量:3
2
邹锦萍.
福建华安新形势下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思考[J]
.华东森林经理,2014,28(2):25-27.
3
杨福山.
古浪县南部山区封山育林管理措施[J]
.乡村科技,2020,0(9):66-67.
4
杨金焕.
北京市延庆区封山育林的建设与展望[J]
.江西农业,2021(4):76-77.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宋立梅.
北票市封山育林类型及其实施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64-164.
2
杨玉隆.
固原市原州区封山育林及生态恢复的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54-154.
被引量:2
3
邵扬.
厦门市翔安区封山育林发展现状及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9):152-153.
1
张明盛,闫永霞.
提高封山育林建设成效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J]
.河北林业,2007(4):25-25.
2
赵德缙,彭学林,陈世虎.
实施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效益评价[J]
.防护林科技,2004,17(z1):54-55.
被引量:2
3
鲜明.
麦积区退耕还林树种选择与林业产业开发模式[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2):31-33.
被引量:3
4
刘娜娜.
加强陕西天然林保护的策略[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2):53-53.
被引量:4
5
卢卫平.
如何搞好公益林建设[J]
.中国林业,2008(13):40-40.
被引量:1
6
何清华,陶泽华.
西部植被如何恢复[J]
.中国林业,2009(21):38-38.
被引量:1
7
王忠英.
提高绥棱县退耕还林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措施[J]
.中国科技博览,2011(10):163-163.
被引量:1
8
崔会明.
城市森林的生态恢复方法[J]
.科技创业家,2013(16).
9
马军,邓金成.
人工林良种基地试验调查分析[J]
.科技风,2011(4):176-176.
被引量:3
10
葛延彬.
论封山育林的技术措施[J]
.新农村(黑龙江),2014(4):199-199.
甘肃科技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