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3,共5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参考文献7
-
1杨黎.《我的宣言》[J].福州《福建文学》,1981,1(1).
-
2刘再复,杨春时.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J].南方文坛,2002(6):14-23. 被引量:58
-
3弗莱德·R·多尔迈 万俊人译.《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
4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A].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C].,..
-
5于坚 韩东.《太原谈话》[J].长春:《作家》,1988,4.
-
6福柯.物序《人类科学的考古学》[M].纽约: 潘森书局,1973..
-
7福柯 严锋译.《权利的眼睛-福柯访谈录》[C].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57
-
1詹艾斌,徐红民,董红梅.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人学向度评价[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5):91-95. 被引量:9
-
2李春红.论刘再复90年代关于主体性的思考[J].飞天,2009(20):29-31.
-
3李闪.当前美学(文艺学)主体间性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月刊,2005,37(5):127-128. 被引量:1
-
4黄文祥.新时期“文学主体性”话语弥漫深层探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110-113.
-
5刘新敖.近年来国内文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6):95-99. 被引量:1
-
6林朝霞.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J].学术月刊,2007,39(4):115-120. 被引量:5
-
7李孝弟.不在场主体的遮蔽——关于文学史主体界定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5):10-16.
-
8叶继奋.论鲁迅复调小说的人学特征[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73-77. 被引量:2
-
9王玉玺.诗坛雄鹰——于坚[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30-34.
-
10詹艾斌.主体伸张的文学理论建构理路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29(4):126-13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5
-
1韩东.文人的敌意[J].作家,2000(10):6-7. 被引量:1
-
2孙基林.叙述的诗性如何成为可能[J].山东文学,2011(1):58-61. 被引量:8
-
3贺桂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J].山东社会科学,2007(2):29-41. 被引量:57
-
4韩东.《他们》略说[J]诗探索,1994(01).
-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46.
-
6韩东.重新做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
7韩东.韩东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
8谭君强.叙事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9程光炜.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J].当代文坛,2008(3):4-13. 被引量:26
-
10徐国源.论朦胧诗对中国现代诗的贡献[J].文艺争鸣,2009(1):75-77. 被引量:4
-
1谢文欣.浅析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1):78-79.
-
2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诗人[J].绿风,2017,0(2).
-
3熊锦华.叙事时间与艺术乐趣——从《黄金时代》看王小波对小说艺术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6):29-35. 被引量:11
-
4杨会敏.那时,我是多么快乐[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3,0(11):51-51.
-
5孫立堯.《毛诗序》诗心诗域辨[J].古典文献研究,2007(1):61-76.
-
6黄礼孩.一些事物被重新安排[J].诗刊,2015,0(12):76-77.
-
7鲁敏.浅谈华兹华斯的诗歌风格[J].青年文学家,2011,0(17):27-27.
-
8潘海军.文化样态与生命文本的重塑——论鲁迅的两维恐惧观[J].作家,2008,0(18):34-35.
-
9孔德超.论魏晋文学中的“朝露”意象[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16(3):68-73.
-
10留言[J].人民文学,2007(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