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心理人”确认与“主体性”肯定——关于行政价值观教育的两个思考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我国的价值观教育中,有两个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漠视受教育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二是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于是,受教育者总是被看成一个个冷冰冰的需要改造的“对象”。因此,在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的价值观教育中,有两个因素值得我们重视:一是确认任何一个“政府人”都是具有心理活动的主体;二是肯定政府人作为受教育主体所具有的情感、理性等方面的能动性。
作者 刘祖云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70,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基金 2005年度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7

  • 1廖小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J].现代哲学,1998(3):58-60. 被引量:6
  • 2岑国珍.品德心理研究新进展[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 3乔键.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 4李斌雄.价值教育初探.21世纪价值观教育与文化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M].,2001..
  • 5沈湘平.合法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21世纪价值观教育与文化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M].,2001..
  • 6兰久富.价值多样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21世纪价值观教育与文化战略”研讨会论文[M].,2001..
  • 7檀传宝.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21世纪价值观教育与文化战略” 研讨会论文[M].,2001..

共引文献92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