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生产力概念的制定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被引量:1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围绕“生产力”这一概念,以马克思批判李斯特的“生产力”学说为思想脉络,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以及生产力与“交往”、“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等相互关系的逻辑,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概念的确定对唯物史观形成的影响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重要意义。
作者 郭杰忠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24,共7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研究"(04BKS001)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 2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8页第302页第141页.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 5.《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 6郭杰忠.论邓小平关于生产力思想的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8):24-29. 被引量:1
  • 7陈先达 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出版社,1983..
  • 8赵家祥.唯物史观的核心与当代现实[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 9刘明贵.生产力—理论与现实[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 10焦坤.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解构与重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3):46-5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6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Z].人民出版社,1995.P80.
  • 2.列宁选集:第3卷[Z].人民出版社,1995.P490.
  • 3.毛泽东文集:第三卷[Z].人民出版社,1996.P108-109.
  • 4.邓小平文选:第3卷[Z].人民出版社,1993.P116.
  • 5.邓小平文选:第2卷[Z].人民出版社,1994.P135.
  • 6.论“三个代表”[Z].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P155.

同被引文献74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