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腐败滋生的心理机制及其防止措施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人的动机、注意、感知觉、思维、情感、个性、强化等心理角度,探讨了腐败现象滋生的心理机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反腐败措施。
作者
曾南权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行政管理学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5-167,共3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腐败
心理机制
对策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38-540.
2
沙连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40.
共引文献
18
1
汤爱萍.
关注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四川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
.理论与改革,2006(1):103-106.
被引量:13
2
王继明.
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是制约山西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11):66-69.
被引量:1
3
李志明.
高等学校激励理论的应用与激励机制的构建[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27(5):146-149.
被引量:15
4
李文华.
金融危机影响下职工心理关怀及工会对策[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4):44-47.
被引量:4
5
王嫣嫣,郭小朝,孙明照.
新歼HUD画面练习软件的效度研究[J]
.人类工效学,2009,15(4):5-8.
6
曾丽云.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时代教育,2010(8):239-240.
7
王新峰.
教师素质: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的基础[J]
.科教文汇,2010(23):18-19.
被引量:1
8
黄继战,王秀娟.
浅析高职生的不良考试心理[J]
.职业教育研究,2011(4):147-148.
9
徐雷.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探析[J]
.农业考古,2011(3):92-94.
被引量:2
10
王威.
论高师生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5):114-11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6
1
黄伟明,赵元英.
犯罪原因新议——心理失衡论[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2):76-79.
被引量:4
2
郭建民,毛家强.
寻租理论与反腐败分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4):1-4.
被引量:10
3
周琪.
西方学者对腐败的理论研究[J]
.美国研究,2005,19(4):38-55.
被引量:15
4
程振源.
西方腐败经济学综述[J]
.国外社会科学,2006(5):31-36.
被引量:12
5
李晓明,任慧.
腐败心理形成及其动态轨迹分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15(4):99-106.
被引量:16
6
戴昌桥,金毅.
公共权力腐败的根源探析[J]
.当代经济管理,2008,30(11):64-68.
被引量:7
7
倪星.
理性经济人视角下的官员腐败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3-8.
被引量:11
8
张忆军,方卿.
公职人员腐败心理的生成及其预防路径[J]
.岭南学刊,2009(5):34-37.
被引量:2
9
陈文新.
腐败心理与腐败治理[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4(3):96-98.
被引量:4
10
徐静.
西方学界关于腐败成因的文化解释[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6):186-19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钱素华,闵卫国,钱秉毅,李芳燕.
腐败心理及其预防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
.岭南学刊,2022(3):50-5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钱素华,梁萍,黄静.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不想腐”心理预防对策探析[J]
.岭南学刊,2023(5):93-98.
2
吴豪,张红.
医药贪腐犯罪的人格形成及犯罪预防对策[J]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4(3):77-79.
3
高建设.
资本向政治渗透式腐败:类型、成因及制度纠治[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43-49.
1
黄怀明.
从源头上防止权力滥用腐败现象初探[J]
.广西金融研究,2001(12):50-52.
2
陈小明.
新加坡防止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贪污制度评介[J]
.东南亚研究,1987(3):59-60.
3
朱亮基.
社会工作的性质和范围[J]
.中国社会工作,1997(1):42-43.
被引量:1
4
韩健刚.
注重心理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J]
.青海教育,2008(11):56-56.
被引量:2
5
石国兴,高志文.
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J]
.精神文明导刊,2007(7):7-7.
被引量:1
6
迈克尔·克拉克,石海会.
对防止保险欺诈的比较研究[J]
.环球法律评论,1990,12(6):6-10.
7
全渝滨.
防止法律工具化措施的探究[J]
.赤子,2013(7):195-195.
8
鲍晶晶.
股东派生诉权滥用之反思[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12):103-104.
9
刘磊.
论股东派生诉讼滥用的防止——从新公司法第152条说起[J]
.知识经济(康健),2007(11):37-38.
10
李亚军,梁万军,王檐.
防止核化泄露的几点思考[J]
.才智,2013,0(30):287-287.
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