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7个彩色蝴蝶兰品种的性状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Performance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American Agav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7个彩色蝴蝶兰品种在南京地区的性状表现及相关栽培技术。
作者
刘晓青
陈尚平
周建涛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41-1641,1675,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彩色蝴蝶兰
性状表现
栽培管理
分类号
Q949.718 [生物学—植物学]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37
1
张伟,曾伏虎,张苏锋.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335-337.
被引量:15
2
罗毅波.
中国兰科植物的保护策略[J]
.中国林业,2003(11B):24-25.
被引量:19
3
朱根发.
多花蝴蝶兰的育种[J]
.花木盆景(上半月),2003(11):38-39.
被引量:3
4
钟士传,王侠礼.
蝴蝶兰授粉与种胚培养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4(11):22-23.
被引量:8
5
张晓申,王慧瑜,杨录军.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05,20(1):48-49.
被引量:9
6
钟士传.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16-1216.
被引量:9
7
朱根发.
国际兰属植物杂交育种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05,32(4):25-27.
被引量:45
8
陈玉水.
台湾蝴蝶兰的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概述[J]
.西南园艺,2005,33(5):26-29.
被引量:25
9
朱根发,王碧青,陈明莉,蒋明殿,吕复兵.
大花蕙兰与兰属植物种间杂交研究[J]
.植物学通报,2005,22(4):445-448.
被引量:45
10
卜朝阳.
蝴蝶兰高效离体繁殖途径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2):69-7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张江丽,王淑敏,张艳梅,李瑞,孙月梅.
蝴蝶兰试管苗的温室管理[J]
.北方园艺,2008(3):99-101.
被引量:1
2
俞继英,郑勇平,范文锋.
蝴蝶兰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开发,2009,23(6):5-10.
被引量:14
3
俞继英,张阳,郑锦凯,王春,徐宏磊.
蝴蝶兰黄花系品种Phalaenopsis‘Taipei Gold’和P.‘Sara Gold’杂交及其后代的遗传表现[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4):550-553.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李丽容,郑德龙,卢松茂,陈福梓.
提高兰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技术研究[J]
.福建热作科技,2009,34(2):12-14.
被引量:6
2
李娜,廖飞雄,刘晓荣,连芳青.
中小花型蝴蝶兰杂交特性和无菌播种培养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5):962-967.
被引量:3
3
陈和明,吕复兵,朱根发,操君喜.
1个正反交蝴蝶兰若干性状在F_1的遗传表现[J]
.华北农学报,2011,26(B12):28-33.
被引量:20
4
黄玮婷,曾宋君,吴坤林,张建霞,段俊.
蝴蝶兰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2,20(2):209-220.
被引量:33
5
伍成厚.
蝴蝶兰雄配子体发育观察[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4):481-484.
6
陈和明,吕复兵,朱根发,操君喜,尤毅,肖文芳.
17个蝴蝶兰品种在广州和林芝的种植表现[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9):48-50.
被引量:3
7
吕复兵,陈和明,朱根发,操君喜,尤毅,李佐,李冬梅,肖文芳.
蝴蝶兰新品种‘红桃’[J]
.园艺学报,2013,40(1):195-196.
被引量:12
8
陈和明,朱根发,操君喜,李佐,尤毅,肖文芳,李冬梅,吕复兵.
蝴蝶兰27个品种观赏性状评价[J]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6):1060-1064.
被引量:26
9
陈和明,关龙辉,朱根发,吕复兵.
蝴蝶兰19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3,42(3):223-226.
被引量:5
10
丁朋松,郭文姣,孙纪霞,张京伟,刘学庆.
蝴蝶兰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7):1954-1956.
被引量:11
1
王家玉.
蒲公英的经济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
.生物学通报,2000,35(3):43-44.
被引量:20
2
李志辉.
利用野生植物基因提高农作物产量[J]
.世界发明,1996,19(4):11-11.
3
吴庆川,刘祥涛,卓先立.
辣根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256-256.
4
梁明.
春天最美丽的使者[J]
.发现.图形科普,2000(4):26-31.
5
吴佳辉.
香樟栽培技术[J]
.海峡科学,2010(2):48-48.
被引量:1
6
张入彩.
如何判断生物体的基因型[J]
.学周刊(下旬),2011(5):200-200.
7
张国彬,冯玲玲,周吉源.
山茶属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湖北林业科技,2004,33(2):45-49.
被引量:17
8
谢荣贵.
野菜鱼腥草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其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1995,34(1):48-50.
被引量:22
9
梁芬.
中药材白术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69-270.
被引量:4
10
林蒲田.
植物与月亮[J]
.湖南农业(下半月),2003(7):22-22.
安徽农业科学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