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以足志,文以足言”的传统语言观角度审视红学界“文献、文本、文化”研究融通的学术倡议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93,共16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共引文献24
-
1张绍时.试论《易传》之“象”[J].原道,2021(2):3-13.
-
2曹立波.“文史互证”何以可能——以百年红学为例的考察[J].文学评论,2021(2):34-41. 被引量:8
-
3赵建忠.红学研究中的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兼论新世纪红学的范式选择[J].红楼梦学刊,2000(2):68-79. 被引量:2
-
4高淮生,李春强.《红楼梦》对20世纪中国小说创作影响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38-42. 被引量:2
-
5高淮生.《红楼梦》研究史就是《红楼梦》被接受的历史——关于百年《红楼梦》小说批评接受研究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77-79.
-
6乔福锦.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红学学科架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3):48-56. 被引量:5
-
7张惠.美国红学研究述评[J].红楼梦学刊,2010(1):210-229. 被引量:10
-
8梅新林,曾礼军.红学六十年:学术范式的演变及启示[J].红楼梦学刊,2010(4):14-37. 被引量:6
-
9崔颖.含泪的挽歌与激越的战歌——《红楼梦》与《家》的比较研究[J].现代交际,2010(7):68-68.
-
10钟明奇.新时期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开拓者——郭豫适先生及其红学史研究[J].明清小说研究,2011(1):244-253. 被引量:1
-
1吕海玲.民俗风情描写在《呼兰河传》叙事中的作用[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21(3):446-449. 被引量:1
-
2闫云.抒情传统与世变危机——以王国维学术转向为例[J].青春岁月,2012,0(24):44-45.
-
3吴洋洋.王国维的情感世界与美学研究[J].作家,2011(22):169-170.
-
4吴兴华.从“所说”到“言说”——勒维纳斯语言观的他者之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6):59-65. 被引量:4
-
5马毓晨,刘霞,杜晓明.论生态理性主义的渊源及发展趋势[J].理论观察,2012(4):61-62.
-
6王文光.《易经》的红与绿[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06(8):35-35.
-
7王振宁.知人论世——评《刘熙载年谱》[J].社会科学辑刊,2011(3):227-228.
-
8姚新勇,翟崇光.刘小枫学术转向批判[J].扬子江(评论),2017(2):37-43. 被引量:7
-
9赵京华.转向记[J].博览群书,2009(6):53-55.
-
10张志伟.现代西方哲学对西方文明的反思[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1(1):18-24. 被引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