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论纲
被引量:
42
A Brief Review on Criminalization and Non-criminaliz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人以为本的社会系统中,刑法作为社会的调控手段,其政策定位必须与社会政策保持应有的良好的衔接;刑法的触角不宜伸得太长,其出入罪机制及其向度必须以和谐社会的建构为基本标志、判断标准和生存规则。虽然和谐社会的建构最终需要从源头上协调各种冲突,刑法调控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深入研究犯罪化与非犯罪化问题,对于有效协调刑法与社会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钊作俊
刘蓓蕾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郑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5年第5期3-9,共7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关键词
犯罪化
非犯罪化
和谐社会
非犯罪化
社会系统
论纲
社会政策
政策定位
基本标志
判断标准
刑法
调控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4
同被引文献
516
引证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496
参考文献
6
1
沈德泳,汪少华.
刑法修改与非犯罪化问题[J]
.中国律师,1996,0(10):42-43.
被引量:4
2
汉斯·海因里希·耶施克,何天贵.
世界性刑法改革运动概要[J]
.环球法律评论,1981,3(1):18-25.
被引量:38
3
高 格.
我的刑法学术思想[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7(5):1-6.
被引量:1
4
马克.安赛尔,王立宪.
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刑事政策的新发展[J]
.中外法学,1989,1(2):59-62.
被引量:48
5
宋英辉,许身健.
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J]
.现代法学,2004,26(3):32-37.
被引量:160
6
赵秉志.
刑法修改中的宏观问题研讨[J]
.法学研究,1996,18(3):109-125.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储槐植,侯幼民.
论刑事立法方法[J]
.中外法学,1992,4(4):50-54.
被引量:6
2
陈兴良.
我国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反思[J]
.法学,1992(7):13-16.
被引量:21
3
何勤华.
立法超前——法律运行的规律之一[J]
.法学,1991(4):11-12.
被引量:11
4
胡川.
立法可先导不可超前[J]
.法学,1991(4):12-13.
被引量:6
5
应后俊.
修改刑法宏观问题的几点建议[J]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9(5):23-23.
被引量:3
6
何秉松.
对我国刑事政策的再认识——兼论刑法修改的刑事政策问题[J]
.中国法学,1989(6):43-49.
被引量:4
7
何秉松.
我国的犯罪趋势、原因与刑事政策(上)——兼论我国刑法修改的刑事政策问题[J]
.政法论坛,1989,7(5):39-47.
被引量:20
8
王友才.
试论刑罚轻与重的选择[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4,16(1):33-38.
被引量:4
9
马克昌.
借鉴刑法立法例修改和完善我国刑法[J]
.法学评论,1989,7(2):48-54.
被引量:14
10
苏惠渔,游伟.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刑事立法思想探讨[J]
.法学,1994(12):8-1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64
1
周峨春,郭子麟.
刑事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微罪体系的构建[J]
.行政与法,2023(5):108-118.
被引量:4
2
张成东.
有限犯罪化:经济刑法立法的应然方向[J]
.经济刑法,2020(1):55-67.
3
刘煜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分析[J]
.山东青年,2019,0(6):284-286.
被引量:1
4
韩红,杨春雷.
构建我国的恢复性司法模式——以被害人、犯罪人保护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114-118.
被引量:6
5
张平.
“恢复性”的背后——恢复性司法的法理学批判[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2):38-42.
被引量:2
6
李震.
恢复性司法应当缓行[J]
.法学论坛,2007,22(4):120-127.
被引量:9
7
陈欣.
论刑事和解中国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65-67.
被引量:3
8
谢小剑.
美国辩诉交易中的被害人权利保护[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144-149.
被引量:4
9
杨春洗,余诤.
论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严打”[J]
.人民检察,2001(12):5-9.
被引量:24
10
谢小妹,黄妹华.
从恢复性司法看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23-2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16
1
张义健.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主要规定及对刑事立法的发展[J]
.中国法律评论,2021(1):50-59.
被引量:121
2
黄豹,廖明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零容忍理论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S1):109-111.
被引量:8
3
严励.
刑事法律观念的转换[J]
.政治与法律,2000(6):12-15.
被引量:11
4
刘长秋,谭家宝.
浅论生命科技犯罪的刑事责任[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4):44-46.
被引量:14
5
祝建立,姚明军.
探索完善我国的假释制度[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2(4):37-39.
被引量:9
6
吴元元.
法律父爱主义与侵权法之失[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3):133-147.
被引量:58
7
易军,任顺国.
加入WTO后社会治安走势分析[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13(1):60-62.
被引量:6
8
陈兴良,梁根林,胡云腾,周振想,白建军,陈瑞华.
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J]
.金陵法律评论,2001(2):5-16.
被引量:9
9
彭冰.
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实现机制研究[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21):37-48.
被引量:3
10
张明楷.
立法解释的疑问——以刑法立法解释为中心[J]
.清华法学,2007,1(1):19-36.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
42
1
刘长秋.
论生命科技刑事责任的功能与我国刑法之完善[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0(1):8-13.
被引量:1
2
包雯,王春香.
构建符合刑法谦抑的刑法体系[J]
.学习论坛,2006,22(6):72-75.
被引量:1
3
来君.
安乐死非犯罪化之解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6(4):111-115.
被引量:3
4
张绍谦.
从刑罚特性看犯罪圈的界限[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5):19-26.
被引量:16
5
熊永明.
犯罪圈的界定及其关系处理[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5):32-38.
被引量:7
6
付立庆.
“刑法危机”的症结何在——就犯罪圈、刑罚量问题的些许感想[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20(5):63-66.
被引量:15
7
胡伟锋.
刑事立法犯罪化的提倡[J]
.前沿,2008(4):133-137.
被引量:4
8
孙国祥.
从理念到践行:未成年人犯罪轻缓刑事政策的司法实现途径[J]
.法学论坛,2008,23(4):97-102.
被引量:7
9
刘伟.
资本功能转变中的虚报注册资本罪[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7):40-47.
被引量:19
10
熊永明,胡祥福.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现代刑事法[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11):159-163.
二级引证文献
496
1
高艳东.
从惩罚法到调控法:数字经济领域刑法功能转型[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3):3-17.
被引量:2
2
刘科.
司法解释中的但书规范:性质、识别方法与完善思路[J]
.政治与法律,2023(1):81-96.
被引量:8
3
梁根林.
求同化异、凝聚共识,推动中国刑法再法典化[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1):57-70.
被引量:3
4
曾新华.
犯罪记录封存“但书”规定的法教义学展开[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2):132-146.
被引量:14
5
周光权.
法典化时代的刑法典修订[J]
.中国法学,2021(5):39-66.
被引量:68
6
秦长森.
妨害安全驾驶罪司法适用的规范化研究[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3(1):54-62.
被引量:5
7
刘嘉.
犯罪分层视野下微罪扩张的必要性分析及制度设计[J]
.山西青年,2020,0(4):1-4.
8
周啸天.
立法技术、价值关照及现实影响:《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理论透视[J]
.师大法学,2020(2):3-27.
被引量:2
9
陈小彪,冷晶.
体系化治理视域下我国轻罪治理实践检视与进路[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4,36(1):10-22.
被引量:1
10
严磊.
积极刑法观下犯罪附随后果研究[J]
.人大法律评论,2021(1):333-361.
被引量:5
1
吴心伯.
克林顿连任形势看好[J]
.国际观察,1996(5):6-6.
2
洪光彩.
试论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12Z):306-306.
3
李慎明.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桥”和“船”[J]
.人民论坛,2011(15):32-32.
4
王长汶.
新形势下日本共产党的政策定位及政治前景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4(2):136-139.
5
杨立宪,王景舜.
“对等政治实体论”剖析[J]
.台湾研究集刊,1992(2):9-15.
6
王强,王媛.
中国转轨中的公共政策定位[J]
.理论界,2005(8):41-41.
7
侯玉花.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定位[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51-55.
8
李卫平.
国有企业的政策定位和公共企业的立法思考[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2):48-51.
被引量:1
9
杨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演变与中国对外政策[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3(2):16-18.
10
周煜.
情节犯的认定及其指导意义[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5):41-42.
被引量:3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