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年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的课题研究,近几年在领域的拓展、深度的开掘和方法的创新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推进,但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憾,需进一步努力挖掘和改正。
作者
李伟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湖湘论坛》
2005年第5期77-79,共3页
Huxiang Forum
关键词
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
联共(布)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孙泽学.
是"争夺领导权"还是争取平等——论中苏论争的实质[J]
.中共党史研究,2004(4):43-49.
被引量:9
2
沈志华.
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未实现的军事合作——关于远东防空协定、长波电台及联合舰队问题的再讨论[J]
.中共党史研究,2002(5):32-43.
被引量:21
3
杨奎松.
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史研究的进展问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1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01
1
丁明.
回顾和思考——与中苏关系亲历者的对话[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2):23-39.
被引量:31
2
关于苏中冲突起因的若干思考[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3):103-113.
被引量:9
3
沈志华.
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未实现的军事合作——关于远东防空协定、长波电台及联合舰队问题的再讨论[J]
.中共党史研究,2002(5):32-43.
被引量:21
4
《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等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665—666页.
5
.《佐藤荣作给美帝国主义大帮其忙》观察家史章.《人民日报》,1965年1月20日.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7
.[N].《人民日报》,1955年10月17日.
8
.《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326页.
9
.柯庆施的报告节录发表在[N].《人民日报》,1958年1月25日.
10
.《关于苏联政府1956年10月30日宣言的声明》[N].《人民日报》,1956年11月1日.
共引文献
33
1
栗广.
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关系”研究:历程、现状与发展走势[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1(1):87-95.
2
翁有为.
2002年中国现代史若干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0):52-59.
被引量:1
3
孙泽学.
是"争夺领导权"还是争取平等——论中苏论争的实质[J]
.中共党史研究,2004(4):43-49.
被引量:9
4
沈志华.
中苏同盟破裂的直接表现与内在逻辑——对中央情报局“国家情报评估(NIE)”的评估[J]
.国际观察,2005(5):7-16.
被引量:5
5
李伟.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述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41-43.
6
李华.
1957年苏联高层政变与中共中央的反应[J]
.南京社会科学,2006(8):79-86.
7
吴敏先,张永新,张学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新进展(2002~2004年)[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13(6):97-108.
8
沈志华.
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结果[J]
.中共党史研究,2007(2):29-42.
被引量:32
9
柳德军.
1949~1962年苏中苏印关系比较研究——兼论中印边界冲突期间苏联政策取向及实质[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26(6):64-67.
被引量:3
10
刘明钢.
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没有涉及国家主权吗?——与沈志华先生商榷[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5):69-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袁南生.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是否始终坚持城市中心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89(4):207-212.
被引量:2
2
黄修荣.
共产国际及其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概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48-53.
被引量:1
3
黄珍德.
宁都会议、进攻路线与共产国际[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4):51-57.
被引量:5
4
杨奎松.
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史研究的进展问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1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张丽荔.
共产国际与苏区革命[J]
.魅力中国,2013(8):314-314.
1
高放.
读《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纲》[J]
.求是,1988(6):39-41.
2
李伟.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述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41-43.
3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第十次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J]
.中共党史研究,2006(3).
4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第十次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J]
.百年潮,2006(4):32-32.
5
赵文强.
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兼对中国革命“两条道路三种模式”的辨析[J]
.世纪桥,2016(9):16-18.
6
郑德荣.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探索——《共产国际、联共(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919—1943)》简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28-228.
7
彭承福,刘伟.
论赵世炎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贡献[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142-145.
被引量:2
8
唐淑楠.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影响的历史考察[J]
.黑龙江史志,2015(9):61-62.
9
米镇波.
对《读〈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纲〉》一文的商榷[J]
.求是,1989(7):15-15.
10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
.中共党史研究,2008(2):92-92.
湖湘论坛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