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向
被引量:
4
Shifting the teaching models for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不符合德育的本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实现德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德育课程教学必须彻底改变原来的灌输模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借鉴国际上有效的教学经验,依据德育特点,灵活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向。
作者
晏玉荣
机构地区
烟台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Yantai Teachers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德育课程
教学模式
转向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1]王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
[3]瞿保奎.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
[英]彼得斯 邬冬星.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4
[英]约翰·威尔逊 蒋一之译.道德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7
1
李能华,谭吉华.
试论高校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21(4):91-93.
被引量:1
2
李万成.
杜威的德育方法对我国当代德育教育的启示[J]
.前沿,2005(1):171-174.
被引量:9
3
沈嘉祺.
人性假设与道德教育研究方法论探析[J]
.教育探索,2005(4):84-87.
被引量:2
4
唐爱民,刘晓.
道德学习的哲学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2):26-30.
被引量:5
5
张机,龚正球.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适[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5):132-134.
被引量:11
6
许睦农.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分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11):36-37.
被引量:4
7
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3-80.
被引量:223
同被引文献
24
1
庄永敏.
论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养[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120-122.
被引量:5
2
张歆.
试析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德育的管理水平[J]
.新课程学习,2010(9):168-169.
被引量:10
3
林仁杰.
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和方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7):273-275.
被引量:7
4
刘铁芳.
面向生活 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
.教育科学研究,2004(8):48-51.
被引量:50
5
易连云.
新世纪学校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研究报告[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0):1-5.
被引量:4
6
冯建军.
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
.上海教育科研,2005(1):15-16.
被引量:12
7
宋艳.
生活德育模式之建构[J]
.探索,2005(2):140-143.
被引量:15
8
齐学红.
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60-63.
被引量:4
9
章莲华.
体验教学:让“思想道德修养”课活起来[J]
.思想教育研究,2005(6):42-44.
被引量:4
10
胡风云.
学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浅议[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3-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二、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理论探索[J]
.上海教育科研,2006(B12):9-20.
2
王学龙.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法探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230-230.
3
霍晓丹.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德育的隐性影响分析[J]
.河南农业,2014(2):34-36.
4
李纳.
浅议中职德育课堂教学[J]
.俪人(教师),2015(2):153-153.
1
周林海.
把握高职德育特点 推进高职德育创新[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131-133.
被引量:9
2
康卫东.
依据德育特点,实施德育策略[J]
.教育科研论坛,2012(6):20-21.
3
王善奎.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J]
.成才之路,2012(24):70-70.
被引量:2
4
乔慧.
“3+1+X”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行动研究的意义[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192-193.
5
杨萍.
如何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彰显信息技术的融合效能[J]
.中华少年,2016,0(13):279-279.
6
张化斌.
论现代远程教育的德育特点[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9(2):122-124.
被引量:1
7
梁杰.
当前学校德育刍议[J]
.成才之路,2012(14):1-1.
8
李青.
尊重育才规律优化高职学生德育课程学习策略[J]
.成才之路,2013(7):27-27.
9
罗燕红.
试论德育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74-75.
被引量:3
10
周湘涛.
关于美国学校德育特点的思考[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51-55.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