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民事法律事实体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3

Rethinking the System of Civil Legal Fact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法律事实是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关系变动与权利变动,仅范畴不同。法律事实包括人的行为和自然事实。人的行为包括适法行为、违法行为和中间行为,其中适法行为包括表示行为(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非表示行为(事实行为),违法行为包括侵权行为、债务不履行和其他违法行为,中间行为包括适法有责行为和放任行为。自然事实包括事件和状态。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2-34,共3页 Academic Exchan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 2王泽鉴.债法原理(1)[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5..
  • 3申卫星.对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构成的反思[J].比较法研究,2004,18(1):42-54. 被引量:39
  • 4迪特尔·梅迪库斯 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853.
  • 5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9.
  • 6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7.

二级参考文献29

  • 1于晔,崔建远.论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25(2):53-59. 被引量:5
  • 2[德]卡尔·拉伦茨 王晓晔译.《德国民法通论》[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98页.
  • 3郑玉波.《民法总则》[M].台湾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376页.
  • 4拉伦茨/沃尔夫.《德国民法通论》[M].,.第260,261,260-262,262-264,265,266,267,253-254,254,257,259,258页.
  • 5沃尔夫.《民法总则》(第8版)[M].,..
  • 6林诚二.《论形成权》[A].杨与龄.《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C].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66页.
  • 7王泽鉴.《民法债编总论》第l册[M].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38-40,51,52页.
  • 8崔建远.《合同法》(第l版)[M].法律出版社,1998年,8月.第69页.
  • 9拉伦茨.《债法教科书》[M].,..
  • 10冯·图尔.《德国民法总论》[M].,.第53页.

共引文献488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